当前,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江苏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市民素质、把人口资源优势加快转化 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年均7万人的速度北增,2005年中职招生达51.6万人,在校生130.2万人,比“九五”末分别增加了30万人和51万人。目前,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3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8万人,分别比“十五”初期增加63%和50%,在校生总数居全国第一。江苏全省已有各类民办职业院校69所,在校生达12.6万人。
当前,我省已步入“十一五”发展时期,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为标志,江苏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实现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综观全局,江苏未来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随着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的现实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拉动,为我省职业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要紧紧围绕新时期我省“两个率先”奋斗目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
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首先要加快县级区域性职教集团建设,走出一条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职教发展新路。目前全省13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开展了职教园区建设,组建了7个行业职教集团。其次要专攻“两低”,狠抓薄弱地区的增量发展。重点抓好初中升学率低和职教招生比例低的“两低”县的职教招生工作。同时,积极动员和鼓励有条件的苏南职业学校到苏北建立生源基地和投资办学满足苏北教育需求。
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满足更多人的合理教育需求。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和量兴办职业教育,鼓励中职学校自愿整合。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经批准开办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民办职业学校师生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师生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坚持南北对口支援与合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我省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苏北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着力抓好:1、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增加财政转发转移支付等途径,重点加强苏北地区的骨干职业学校建设。2、学生转地培养。积极鼓励苏南、苏北职业学校联合力学,组织苏北学生转移到苏南学习。3、积极开展苏南职业学校与苏北职业的校长、教师相互交流,鼓励苏南职业学校向苏北职业学校全方位的对口援助,提高苏北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是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加强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把政府主导与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相结合,鼓励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探索由行业企业制定职业标准,学校按照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专业建设途径。
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探索多元投资并举的办学体制。积极推进与苏南等地的合作办学,学习先进办学理论,引进优质职业的教育资源,借助外力拓展职业教育。
三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一是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城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城市现有优势教育资源和企业集中、就业市场广阔的优势,开展合作办学,提高办学效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通过送技术下乡,举办各类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帮助农民掌握职业技能。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资助力度,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
四是积极筹措经费,多渠道增加投入。
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可设立专项经费对经济薄弱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给予补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并安排经费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促就业专项经费中对用于职业培训的部分予以明确规定,并给予资金保障。
同时,增强企业主动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监督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组织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依法确保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