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1-23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吴建宁
内容:

    南京云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南京云锦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称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素有"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的美誉,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国家"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试验基地""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试验中心"。被列为江苏省、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定点单位。2002年、2004年两次被国家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预备清单项目。目前,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云锦的保护与发展,走过一条艰辛而曲折的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顺,带来自身发展上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对它的文化保护、科研开发、生产投资、人才培养和内外部环境的和谐,难以形成合力,做大、做强。

    1954年初,华东文化局根据上级指示,发出了"积极开展对民间工艺美术遗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的通知(美字第530600)。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根据这一通知的精神,决定成立一个"云锦研究组",对当时已濒艺绝人亡的南京云锦进行抢救和整理。1957年,当云锦研究组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建所进一步发展时,紧急需要大量的固定资金投入,而这是当时文化局难以消化的。故而将南京云锦划入南京手工业管理局,避开了矛盾,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此后,云锦研究所相继隶属于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轻工产业集团、轻纺产业集团,一直属于工业口管理。

    20047月,南京市文化(文物)局批准了云锦研究所关于成立"南京云锦博物馆"、业务归口的请示,成立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这给南京云锦又带来了一个发展机遇。下一步,将向筹建"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的目标努力。

   南京云锦研究所现隶属南京市轻纺产业集团,但云锦研究所并不是一个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的企业,目前的这种隶属关系不利于南京云锦争取国家文化部在申遗工作上的领导与支持,也不利于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筹建工作的开展。馆内专家、织锦专业人员连申报专业职称的正常渠道都没有,人才流失,待遇偏低,困难重重。企业背负着运行博物馆的沉重包袱,征集文物不但没有正常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将南京云锦研究所行政隶属关系变更为南京市文化局所辖,已成为南京云锦研究所广大员工的共识,祈盼已久。

    今年是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为保护南京云锦这一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文化品种和工艺绝技,做了大量的工作。南京云锦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科技内涵,享誉国内外,成为江苏的、中国的文化名片。但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南京云锦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谓"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博物馆"实为一个单位,一支队伍,完全被推到了市场上,自负盈亏,举步维艰。现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主管单位,面对其在市场上的"放鸭子"状况,也爱莫能助,所谓"主管单位"只成为一个虚挂。南京云锦的文化价值内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把它当作"商品",由其在商海中沉浮,成为弱势。南京云锦的文化地位被忽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特别是对从事云锦艺术研究与保护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建议尽快理顺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博物馆)的行政隶属关系,将其明确为南京市文化局的下属单位。

    划归南京市文化局后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博物馆),拟易名 "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 " ,使其成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性质。博物馆拟下设三个中心:研发中心、展览中心、生产中心。这样,南京云锦有了文化的归宿,真正做到了 " 名花有主 " 。从而,在政府文化部门的直接管理下,其既有了专项的文化基金作保障,又有利于南京云锦申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拓展了从事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其改变行政隶属后不断丰富的藏品和增强了的科研能力,为国内外提供权威的研究资料及复制丝绸文物,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彰显其文化内涵,提升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和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