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0170 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4-01-23 提案者:民盟江苏省委会

调研情况: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几年来,我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产销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迭代更新,动力电池开始逐步进入批量化退役阶段。通过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可降低环境风险,也可进一步挖掘残余价值、提取贵金属原材料,有效缓解我省锂、钴等资源对外依赖程度。

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高速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电池回收面临多方面问题,行业规范不足,各责任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监管不力导致废旧电池非法流入市场。产业标准发展快,但不足以支撑需求,亟需建设系统性、全生命周期的电池回收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存在问题,企业自建回收网点缺乏规划,资源浪费、利用率低,规范性发展需提高,市场机制成熟度较低。电池多样性导致回收技术挑战,需解决效率、成本、梯次利用、安全环保等问题。产业各方应发挥更大作用,强化监管,提高准入门槛,推动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建议:

1.加大监管约束力度,压实各环节主体责任。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政策引领作用,加强监管约束力度,出台《江苏省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监管要求,加大源头管控与末端治理,进一步细化企业规模、能力等要求。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省工信厅、生态环境厅等各有关主管部门加强联动执法,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及督导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履责情况。

2.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在保证退役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紧跟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势,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加强省工信厅、生态环境厅、科技厅等部门的联动,协同推进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一方面,以解决近期及远期侧重的问题为目的,并满足电池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过程的发展需求,加快建立覆盖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二是坚持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则,加快回收过程管理规范、梯次利用关键技术、大数据评估、碳减排和碳足迹及污染物防治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回收环节规范有序。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重点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第三方回收服务平台,线上信息追踪、评估、交易,线下快速检测、物流优化及仓储代管,高效落实回收服务,最终实现大体量的规模化运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和提升回收效率。

4.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建议省科技厅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加快攻关回收利用全环节关键技术。预处理技术方面,突破电池安全放电、物理精准分离、有机组分无害化脱除等关键技术瓶颈;梯次利用技术方面,重点支持退役动力电池残值状态评估、快速无损检测、分选重组、精细化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的攻关和推广;再生利用技术方面,重点攻关构建短程高效回收技术实现降本增效,引导开发新型绿色环保的再生利用技术,降低资源再生利用对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5.加大激励政策支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通过财税、专项等资金,加大磷酸铁锂等低值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支持力度,提高低值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经济性,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优势资源向领军企业倾斜,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梯次产品租赁等模式推广,降低动力电池物权分散程度,提高退役电池回收效率。

6.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建议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典型经验,重点围绕回收体系建设、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领域,遴选一批技术经济性高、行业带动效果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加大市场化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行业机构、协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