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0437 关于应对欧美动力电池产业政策动向 促进我省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4-01-23 提案者:省工商联

调研情况:

新能源汽车属于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附加价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成本占到新能源汽车的38-40%左右。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供应链完整性、技术领先上都占有充足优势,2022年装机量达到了294.6GWh,占了全球的60.4%。江苏是全球动力电池最大制造基地,2022年,我省170余家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重点企业实现主营收入超3300亿元,同比增长1.06倍、国内占比达37.6%,稳居全国首位。全年车用动力电池总产量、总销量、总装机量国内占比分别为37.4%、40.5%、52.6%,均稳居全国首位。

问题分析:

去年以来,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美欧等西方国家通过补贴、限制投资等行政手段,抢占动力电池的技术和市场主动权。例如,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加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本土化培育和保护,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挑战非常大。2022年8月通过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表明了持续加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本土化培育和保护的决心。这些产业政策,将对我省各动力电池及配套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隐忧。同时,电池规划产能远大于需求量;锂、镍、钴等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不稳定,部分环节供给仍短缺;部分环节存在“卡脖子”现象依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仍待持续突破;江苏省内回收利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也要关注和重视。

具体建议:

江苏动力汽车产业受益于前瞻性和持续性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常州地区,涵盖上中下游31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6.88%,居全国首位。欧美动力电池产业政策动向应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对动力电池及上游关键材料的支持力度,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巩固提升江苏在全球全国的领先优势。为此,建议:

一、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布局。加大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支持力度,重视原创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引导省内电池关键材料企业协同创新,布局无钴正极、富锂正极、硅基负极、耐高温隔膜、固态电解质等下一代电池材料技术。积极推动低钴/无钴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发展,尽快满足搭载上车要求,并在动力、储能等多个领域推广试点示范项目,保持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先优势。

二、支持行业龙头“走出去”发展。建立动力电池和关键材料企业产能“出海”的绿色通道,加快企业“走出去”各项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融入跨国车企供应链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关注国外政策法规动态,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体系研究,推进国际标准认证对接,为动力电池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保障和支撑。

三、优化产业规划完善产业生态。要从省级层面科学规划,避免各市因为产业链招商引资风险,出现产能闲置或过剩。支持产能利用率较高的龙头企业在省内开展兼并重组,强化全国总部型、研发总部型、高端制造基地等省内定位的优质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我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的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同时,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通过签订长单协议、技术合作等方式,聚焦青海、四川等西部省份锂矿资源勘测、开发的关键机遇期,加强区域合作对接,保障核心原材料资源稳定供给。

四、完善我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特色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持续完善回收体系政策,规范市场回收渠道,构建安全开放的物流体系,有序推动具备条件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在海外扩大产能。重点解决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畅通、市场主体不规范、无资质“小作坊”干扰市场等问题,发展通用化、智能化拆解技术,降低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