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0297 关于提升我省国有电影企业核心竞争力 赋能江苏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4-01-21 提案者:江迪

调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电影发展,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专门谈到“电影市场红红火火”。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电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综合国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基于电影的重要性和国有电影企业肩负的使命任务,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国有电影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赋能我省电影高质量发展,我们对省属国有电影资源和相关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

经调研,省属国有企业开展业务范围涵盖电影的主要有:

省电影集团:2020年底省政府发文(苏政发〔2020〕99号)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到账9亿元,是省委管理主要领导人员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由省委宣传部负责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省委省政府对集团的定位是“开展涵盖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建设管理、城乡电影放映、电影项目投资、版权开发、电影延伸产业等全产业链业务,发挥行业主力军作用,努力建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型企业。”

省广电总台(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幸海影视文化集团成立于 2005 年,注册资本3.73亿元,业务范围横跨电影、电视两大产业,纵贯内容生产、版权经营、发行覆盖、终端建设等,旗下幸福蓝海院线的票房已跻身全国前十。

省凤凰出版集团:旗下的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主营业务为电影、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北京凤凰联动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460万元,以电影、电视剧、网络剧、舞台剧的策划、制作、宣传、发行为主业,兼营影视后期制作及海外商业电影的国内发行业务。

此外,省文投集团下属的江苏文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也涉及电影投资、发行等。

疫情三年,电影行业被列为“特困行业”,社会资本投资电影热情下降,电影企业普遍利润锐减甚至亏损严重、产业自有资本捉襟见肘,叠加电影生产周期被迫拉长等不利影响,企业普遍反映“钱紧”、投资能力下降。2023年以来,我省电影市场呈现一定复苏态势,虽暂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但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省属国有电影企业也发挥了较好作用。调研发现,对照时代要求和人民需要,我省省属国有电影企业还存在着以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问题分析:

一是省属国有电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我省省属国有电影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偏短、盈利能力偏弱,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在全省电影产业发展中带动作用不够突出,在落实服务电影重要战略、承担重点影片创作任务的作用发挥方面与优秀民营企业和外省省属国有电影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资产规模方面,省电影集团资产规模约为9亿元,和吉林省长春电影集团(约150亿元)、陕西省西部电影集团(约40亿元)、四川省峨眉电影集团(约17亿元)、广东省珠江电影集团(约16亿元)差距明显。在产业链条方面,省电影集团作为2020年底新成立的省属国有电影企业,缺乏院线、影院、制片厂、产业园区等历史积淀和优质资源,截至目前尚未拥有可独立运作的下属企业,布局电影全产业链力有未逮。在盈利能力方面,目前幸福蓝海总市值约45亿元,与中国电影(约240亿元)、上海电影(约110亿元)差距较大;截至2023年9月底,幸福蓝海资产负债率94.73%,对比中国电影(41.93%)、上海电影(40.21%),已临近负资产情况;2023年前三季度,幸福蓝海营业总收入8.17亿元,与万达电影(113.48亿元)、中国电影(42.1亿元)、横店影视(19.53亿元)等差距大。在重点影片创作方面,2023年暑期档苏产影片《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第八个嫌疑人》等现象级影片都出自江苏民营制片企业,2019年以来幸福蓝海没有备案立项的影片和开机的影片,省电影集团成立以来也只完成了1部电影的拍摄。在影响力方面,2019年至2023年幸福蓝海完成一部主投主控电影的拍摄(舞台实录电影《拉贝日记》,《守岛人》系八一电影制片厂主控)。省电影集团成立以来也只完成一部主投主控电影的拍摄。在影响力方面,“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等重要奖项评比表彰中,我省电影企业出品的作品获奖还不够多,比如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北上广均有电影作品入选,我省没有;第十八届华表奖北上广均有作品入选,我省没有;2019、2020、2022三年金鸡奖,我省电影作品未入选,而北上广和浙江均有作品入选。上海电影集团、广东珠江电影集团、之江电影集团等国有电影企业在这些奖项评选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二是省属国有电影资源配置仍显分散。我省省属国有的电影创作生产、影片投资、院线和影院等资源分散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省文投集团、省电影集团等,国有资本分布过宽、布局结构不优、资源整合不够、利用水平参差不齐,对照中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中办发〔2020〕99号)中“一业一企”要求尚有差距。据了解,陕西、广东、上海、湖南、湖北等省(市)均已实现省(市)内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项目投资、版权开发等资源集中于一个省(市)属国有电影企业。

三是省属国有电影企业业务存在交叉重叠。我省省属国有电影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经营现象。例如,在电影创作生产方面,省广电总台(集团)、省凤凰出版集团、省文投集团、省电影集团等均有涉及;在院线和影院建设方面,省广电总台下属幸福蓝海院线与江苏东方院线等形成竞争。总体来看尚未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据了解,上海、四川、浙江、湖北等省(市)通过扶持上海电影集团、峨眉电影集团、之江电影集团、长江电影集团等省(市)属电影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避免同业恶性竞争,降低内耗影响。上海电影集团旗下联合院线、峨眉电影集团旗下太平洋电影院线、之江电影集团旗下时代院线、长江电影集团旗下银兴院线均在本省(市)内形成行业主导地位。

具体建议:

目前我省正在推动省属国企整合。我省省属国有电影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形成“一业一企”的发展格局,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行业集聚度,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与发展,切实赋能江苏电影高质量发展,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江苏担当贡献更多“苏影”力量。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铸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2023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要求,要聚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要求,要深化国有电影企业改革,着力提升国有电影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服务电影重要战略、承担重点影片创作任务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建议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真正把新思想贯彻落实到电影创作生产、市场体系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自觉地担负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使命任务,进一步提高对整合省属国有电影资源的认识,赋能我省电影高质量发展。

二是切实推动全省国有电影资源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中办发〔2020〕99号)、《关于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宣发〔2021〕36号)等文件部署要求,加快顶层设计,尽快改变省属国有电影资源分散、各自发展、实力不强的局面,不断提升省属国有电影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以主业做强做精为目标,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优势互补”的要求,开展横向同质化重组和纵向产业链整合。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参考我省省属国有外贸企业整合的经验做法,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做到“一业一企”,切实解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业竞争等问题,提升省属国有电影企业产业集中度,更好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为电影全产业链提质升级赋能增效。

三是推动省属国有电影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个战略任务,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型省属国有电影企业。建议省有关部门在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注资、混改等方式帮助企业做大资产规模、壮大资本实力、增强融资能力。进一步指导省属国有电影企业完善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承担起服务电影重要战略、承担重点影片创作任务等使命。结合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整合重组省内电影院线,扩大规模,做强品牌。持续推动电影与文化创意、科技、金融、旅游、传媒、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业融合新格局,为支持苏产精品电影创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