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836 关于外卖配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3-01-16 提案者:省台联

调研情况:

近年来,在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和疫情肆虐的双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点外卖的方式解决吃饭、买菜、买药等问题,由此,日渐庞大的外卖骑手“大军”应运而生,若没有规章制度去规范就很容易出问题。外卖骑手的出现满足了数亿城市消费者的日常餐饮外卖需求,而针对其行业发展的行政监管和职业规范化建设却较为滞后,作为外卖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者,因为是计件工资,他们在追求送餐速度的同时难免因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违法事故,不仅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一定压力,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处在点餐需求和平台供给的夹缝中,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成为外卖配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外卖骑手队伍快速扩张

近年来,我国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实体店面餐饮服务萎缩,外卖服务加速成长。据有关行业协会反映,2022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预计超过400亿单,同比增长30%左右,市场规模达到约2000亿元。

外卖行业的大幅扩张同步带动外卖骑手队伍扩张。据网络数据统计,2022年各大平台注册的外卖骑手已经超过1300万人,江苏有近200万人。202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网约配送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明确了网约配送员的新型职业地位,为骑手职业健康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二)外卖骑手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压力

外卖骑手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因不按规定佩戴头盔、逆行、闯红灯、骑行时使用手机、超速行驶等不文明通行行为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压力。例如,2020年全年,南京交警共查处快递、外卖骑手交通违法1.96万起,有14名骑手被强制清退。

问题分析:

(一)骑手收入普遍偏低

根据美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上半年有45.7%的骑手月收入为4000-8000元,7.7%的骑手月收入超过一万元。考虑到外卖配送服务主要存在于一二线城市,住房、餐饮、消费等支出相对较大,且骑手的工作通常没有法定休息日和五险一金,骑手实际的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二)骑手自身素质需要加强

外卖骑手的从业门槛较低,对学历水平、职业伦理没有过多要求。美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外卖骑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4.7%,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76.3%,总体学历水平仍较低。总体来看,骑手个人素质良莠不齐,部分骑手法制观念、职业素养和交通规则意识不强。

(三)技术算法灵活性不足

平台通过算法计算的配送时间通常只测算正常情况下的时间构成,对商家的出餐速度、道路交通的复杂性、天气变化的随机性、高峰期电梯使用等异常情况,机器很难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由此导致骑手不得不与算法规定的时间赛跑。

(四)众包企业日常管理较为松散

外卖行业的用工形式有平台自营、劳务派遣及劳务众包等多种模式,平台去劳动关系化用工占比较大,这样可以规避相应的雇主义务及风险。众包公司充当中介角色,不仅没有健全的社保待遇,对骑手的日常管理也较为松散。

(五)行业监管需要加强

外卖平台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具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特点,传统的行业监管法规、政策和监管模式难以完全实现对外卖平台的全面监管,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社保等有关部门往往难以形成一盘棋格局,实现监管合力。

具体建议:

(一)外卖骑手行业亟需建立行业引导和治理标准

应及时组织建立具有官方背景的职业协会,制定职业标准、培训职业能力、改善职业环境。同时,建立骑手行业工会组织,完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研究制定适用于新业态从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搭建维护骑手权益的平台。这方面,南京走在了前列,2021年8月18日,全国首家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在南京成立,这意味着南京40多万外卖骑手有了“娘家”。

(二)让人文关怀温暖外卖骑手

当前,平台多采用众包模式和“个体工商户”模式,与骑手是一种间接的弱雇佣关系。如此,外卖骑手与平台发生用工纠纷时,他们的权益可能得不到有效保护。应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对“外卖骑手的工伤认定”类案件灵活处理。

(三)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共同价值

骑手穿梭于街道楼宇为群众提供服务,为民生、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平台经济的参与者,其劳动过程需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其日常收入更是受到消费者评分的影响。我们应秉持公平包容的原则,尊重骑手作为人的主体性和其在社会服务方面所提供的共同价值,促进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外卖平台健全骑手申诉功能

把维护平台企业、外卖骑手、消费者三者的权益,推动三者平衡发展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从根本上推动行业发展困境的解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如推动外卖平台健全骑手申诉功能,通过“消费者谅解机制”“平台调解机制”以及“平台裁决机制”等方式,帮助骑手对不当投诉、差评等问题实现自我救济。以此科学划分平台、消费者与骑手责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监管部门和外卖平台应秉持社会责任,规范有序推进相关举措,维护道路通行秩序。2020年6月25日,南京交管部门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邮政管理局等主管部门联合对快递、外卖行业实施“六统一”管理。所谓“六统一”管理举措即:统一合规车辆、统一车辆编号管理、统一佩戴安全头盔、统一服装样式、统一持证上岗、统一购买人员和车辆保险。同年7月1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快递、外卖骑手不佩戴头盔上路骑行也将被现场处罚。两年来,在多方合力推动下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导,针对平台企业和骑手分类进行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