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525 关于促进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提案
日期:2023-01-15 提案者:顾万峰

调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年轻一代企业家寄予厚望,“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随着江苏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我省民营企业已进入代际传承、新老交替的高峰期。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民营企业能否顺利传承,将成为关乎企业兴衰、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问题分析:

多年来,江苏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引导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培育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的培育顶层设计不足,横向协同不够,部门参与度不高,工作相对割裂,不成体系,尚没有形成党委牵头、各部门齐抓共促的培育合力。年轻一代企业家在面对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发展、抓好内部管理,以及政治安排、社会参与等方面仍然有较多的困难困惑,需要党委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帮助支持引导,形成完整的培育体系,全方位高起点促进年轻一代企业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健康成长。

二是代际传承还存在现实困难。随着老一辈民营企业家的逐渐退出,由于二代企业家和父辈们的代际性格差异、经营理念冲突等,导致部分二代对企业的传承管理意愿不高,还有一些因为所学专业与家族企业关联不大,更倾向于白手起家、自力更生,部分民营企业出现了接班难困境。此外,部分民营企业对年轻一代的培养缺乏明确的计划,由于没能得到系统的、有计划的培养训练,接班能力堪忧。

三是激励性引导和正面宣传不足。近年来,虽然部分地区在针对民营企业家的荣誉评选中增设了面向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奖项,但总体来看,专门针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荣誉和激励还不足。除此之外,社会舆论对“富二代”企业家负面的追踪报道较多,对“创二代”的优秀企业家宣传不充分,导致社会对年轻一代企业家特别是“二代”企业家的了解不多、认可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承业、创业的积极性。

具体建议:

为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做好代际传承,促进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建议:

一是制定年轻一代企业家专项培养规划。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导向以及人才发展整体规划,前瞻布局江苏年轻一代企业家培养战略,尽快研究制定我省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的指导规划,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育提供整体设计、价值观导向和发展目标。同时,对我省年轻一代企业家群体进行系统调查,获取掌握现有人才资源总量,了解青年企业家的个人目标和发展需求,分类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推动年轻一代企业家培育工作更加系统、更加精准。

二是健全完善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训机制。建议党委政府统筹规划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体系,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整合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张謇企业家学院、高等院校等教育资源,具体实施培训计划,为建立完善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进一步扩大培养对象的范围,搭建多层次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成功案例介绍、国情党情教育、新老企业家结对等形式,引导“企二代”传承老一辈艰苦创业精神,增进对基本国情、宏观经济、行业形势的了解,增强对党和国家、人民群众、自身企业的感情,培育形成新时代苏商精神。

三是建优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孵化机制。江苏人才资源丰富,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建议着眼梯队培育,进一步优化我省创业孵化机制,为初生代年轻企业家创业提供更加便利、贴心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法律等各项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依托全省各级功能园区,建立创业孵化企业与地方党政领导直通车制度,通过给予政策倾斜、加强服务引导,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服务)附加值高、成长性良好企业,为年轻一代企业家群体持续健康成长补充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四是建立年轻一代企业家政治关心和成长关爱机制。加大对优秀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表彰力度,探索建立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民营经济领域增设专门针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荣誉奖项,进一步激发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加大政治安排力度,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安排中适当增加优秀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名额分配比例,让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不断增强企业传承的内在动力。鼓励党政干部同年轻企业家坦荡交往,畅通沟通联系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搭建“稳预期、增信心、强恒心”的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