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事关生态环境,还涉及到能源结构甚至地方经济结构,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好江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全省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目前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厌氧沼气发电等,这些处理方式暴露出的不足和问题日益显现。
问题分析:
在已建成的国内城市生活垃圾中,国内主要是填埋法(约60%)、焚烧法(约35%),堆肥法(约2%)。其中堆肥法在国内所占比例很低,工艺条件低,很难控制发酵期间的恶臭问题与长期稳定运行,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大气与水源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填埋场不仅选址越来越困难,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存在大量的渗滤液,对土壤、大气与水源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未来,这些被填埋的生活垃圾仍需再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由于尾气的产生包含颗粒物、SO2、SO3、重金属、二恶英等污染物,加上我国生活垃圾的水分和灰分含量高、热值低,产出投入比不高,垃圾焚烧法逐渐被新技术取代。
生活垃圾厌氧沼气处理方式。
与其说是建发电厂不如说是化工厂,存在易燃易爆问题,每年仍频繁发生厌氧沼气爆炸与中毒事故,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还存在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问题,项目周边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再建其他生产和生活设施,隐形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刚中标公告的我省某市某区200吨/日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厂用地达36亩之多,拟建“某市餐厨废弃物处置扩建项目”占地面积70亩之巨;也存在一般生活垃圾可产生的沼气有限,单位获利能力弱。
以上述项目为例,200吨/日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厂总投资高达6亿元之多。此外,沼气发电的综合成本高,约1.0元/千瓦时,我省沼气发电收购价一般是0.65元/千瓦时,即使考虑国家补贴,沼气发电也无盈利能力。
具体建议: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城市生活垃圾尤其湿垃圾处理难的问题,我国科研人员在厌氧沼气发电基础上探索出高温耗氧生物降解新技术。高温耗氧生物降解处理法是在一定温度(75-85℃)下通过添加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种,在0.5-4小时内将餐厨垃圾直接彻底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减量率95%,固体残杂仅为5%(厌氧沼气方案25-30%),残渣处理彻底,无废气臭气排放。残渣还可直接制做成有机肥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为此,特建议:
1.提高城市建管应用先进技术的调研力度和决策水平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应用先进技术上,北上广深城市有一些好的做法。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深圳市在福田区建有枫糖和梅林坳日处理100+200吨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采用高温耗氧生物降解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块化叠加规模化处理能力,占地少、投资省、零污无臭、综合运维费用低和盈利能力强。江苏已有连云港相关部门前往考察学习,建议江苏有关部门组织调研论证。
2.清理拟建项目,淘汰落后技术
江苏土地资源有限,水网纵横交错,环境承载力弱,尤其苏南地区寸土寸金,与深圳性质相似,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瓶颈突出。以上述200吨/日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项目使用该技术为例,用地不超过6亩,总投资低于2亿元;若拟建的“某市餐厨废弃物处置扩建项目”使用该技术,占地面积低于25亩。
未来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财政补贴负担重,最适合建造真正环保且盈利能力强的高温耗氧生物降解处理项目。此新技术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土地正好用于建尾渣加工厂,可配套连云港、盐城等有机肥料与饲料产业密集区的产业链,变相为江苏引进了新的生物科技产业,形成内循环产业链。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已开始限制厌氧沼气技术。
3.明确新时期江苏城市餐厨垃圾项目建设目标
抓紧确立江苏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应用发展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优选推进高温耗氧生物降解等先进技术项目。在省直属城市相应建设示范项目;明确苏南及沿海、沿江地区不再审批厌氧沼气项目。
4.政府出台配套扶持政策
出台新时期江苏各级城市餐厨垃圾示范项目验收标准和相应的财政建设补贴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应用项目,各级政府予以建设和运营财政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