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018 关于把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契机推动我省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的提案
日期:2023-01-14 提案者: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

调研情况:

“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202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我省进一步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在“高原”上建“高峰”的重要契机。目前,我省共有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三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已走在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工程的快车道上。

问题分析: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力争打造13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上输出医院面临的较重输出任务,我省在推动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一是对相关医院自身能力建设,尤其是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水平、学科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对相关医院带动周边地区医疗事业发展辐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医院尤其是输出医院,在优质人才引进、人员编制与薪酬、专家下沉与原科室工作兼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体建议:

一、提升自身能力,加强顶层设计

支持相关医院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整体发展规划下,根据各医院发展实际和阶段目标,分类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涵盖学科建设、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重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完善疑难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创建,提升精神、儿童专科医疗服务能力。上级医院发挥“领头羊”效应,对下级医院多进行医教研方面的沟通与培训,制订特定病种的明确的转诊标准,优化人员配置,增加基层医院精神、儿科医务人员数量,加大对标志性技术扶持力度,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多学科诊疗模式、优质护理服务、建设智慧医院等处入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

二、推进医校联合,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相关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以打造中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依托“双一流”高校建设,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相关高校与附属的输出医院联合开展医学研究生培养,做好人才储备。聚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大需求,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研究型医院,厚植发展新优势,全力提升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水平。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辐射能力

公立医院可依靠优势专科与省内外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切实发挥医联体作用,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医联体内不同级别、不同功能定位的医疗机构发挥协同作用,全方位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需求。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在输出、辐射过程中做好“三个平移”,即平移管理、平移人才、平移技术,真正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水平均等化。

四、优化改革配套,加强人才培养

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医疗中心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区域医疗中心人员编制实行总量内动态调整,享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以岗位价值为主的薪酬结构,强化长期激励措施,并逐步推广岗位薪酬制、目标年薪制、协议薪酬制。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专项行动计划,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做好各层次人才引培工作,培养更多医学界高端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