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徐圩新区在一片盐滩上白手起家,经过13年时间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连云港市“后发先至”的重要支撑。开发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730亿元,形成了五纵五横的路网交通运输体系,穿越新区境内的国省干道有228国道和242省道,累计完成道路建设约350公里,投资约120亿元。
问题分析:
(一)徐圩新区徐新路交通趋于饱和同时缺少东西向货运通道。根据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0),连接徐圩和海州组团的共有徐新公路和311国道连云港东段两条道路,其中徐新公路已建成通车,以客运交通为主,311国道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目前徐新路是市区通往徐圩新区唯一通道,徐新路交通量趋于饱和且早晚高峰拥堵现象严重,马涧段经常发生堵车缓行现象。
(二)228国道连云港石化基地段改线工作尚未完成。为实现连云港石化基地整体封闭管理,徐圩新区于2021年2月7日获得中断228国道石化基地段交通的准予交通行政许可,中断时限为2021年3月至2026年3月。在中断交通行政许可批复日期之前需完成改线方案批复及建设,目前改线方案尚未明确,时间较为紧迫,需加快推进改线工作。
(三)徐圩新区多式联运体系尚未构建完善。一是海河联运方面,海河联运是徐圩港区的重要功能之一,依托徐圩新区发达的内河航道,大力发展海河联运,使外海与内河成为有机整体,推动徐圩新区与内陆腹地经济实现良好互动。海河联运作业区内河码头项目依托规划宿连航道徐圩港区疏港航道,航道规划等级为三级,目前正处于路线方案研究阶段。二是公铁、海铁联运方面,徐圩新区规划铁路是以服务徐圩港区海铁联运、满足临港相关产业发展货运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建设的铁路专用线,分为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铁道工程和徐圩港区铁路专用线。其中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铁道工程已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并已于2021年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建成投入运营。产业区铁路主线及产业园站因产业运量需求不足暂未启动建设;港区铁路专用线尚处于规划中,建设时间尚未确定。
具体建议:
(一)加快311国道连云港东段建设。311国道连云港东段起于徐圩新区228国道,终点接入204国道预留折角处,路线全长23.9km,总投资26.7亿元。311国道连云港东段的建设将为徐圩新区增加东西向货运通道,项目建成后将与G204构成连云港干线公路外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有效解决疏港交通、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矛盾。目前该项目已纳入交通部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建议徐圩新区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市区道路快速化改造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311国道连云港东段建设,力争2022年底完成工可批复,2023年底开工建设。
(二)加快228国道连云港石化基地段改线工作。228国道改线方案为在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北侧利用规划311国道(张圩河路)向西,接现状242省道向南,在善后河南侧灌云县境内新建14公里道路(228国道灌云北段)接回现状228国道。建议深化改线方案研究,尽快与省交通厅沟通汇报,争取早日确定改线方案,同时加快311国道连云港东段、228国道灌云北段建设,力争2026年3月之前完成改线工作。
(三)加快徐圩港区疏港航道建设。宿连航道项目既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北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完善长三角地区江河湖海联运体系,填补苏北地区高等级航道横向沟通的空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省交通厅已同意宿连航道接入徐圩港区方案,为充分发挥徐圩港区疏港航道货运功能,更好地服务徐圩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议加快徐圩港区疏港航道前期工作,力争2024年底开工建设,同时开展徐圩港区疏港航道码头规划研究工作,提前谋划徐圩港区疏港航道沿线码头布局,预控码头岸线及土地资源。
(四)加快徐圩新区产业区、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徐圩新区产业区、港区铁路专用线是徐圩新区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具体表现,是进一步落实徐圩新区公铁、海铁联运规划的重要举措,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对促进徐圩新区临港产业全面发展,推动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徐圩新区继续加快推进徐圩新区产业区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23年完成综合作业场站及徐圩站改扩建建设,同时加快徐圩港区铁路前期研究工作,争取早日构建公铁、海铁联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