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011 关于高质量推进我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提案
日期:2023-01-12 提案者:民盟江苏省委会

调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连云港成为首批“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近年来,连云港在打造标杆示范、经贸往来等方面重点突破,成为我省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支撑,但目前仍存在铁路处于末梢,航道、航空等级低,枢纽规模较小等问题,导致其战略地位与实际功能不相匹配,“小马拉大车”难以发挥其带动性、引领性作用。

问题分析:

“十四五”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交汇点不限于一地一域,而是江苏省域全境,集全省之力来推动建设。准确把握“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内涵和意义,是我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瞄准“发力点”,聚焦薄弱环节和带动效应明显的领域,“一个拳头伸出去”从省级层面打通瓶颈,是我省高质量推进交汇点全域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为此,建议:

具体建议:

建设从全省各地至连云港的“三纵一横”骨干通道网络,支持提升连云港整体能级,充分发挥其“催化剂”效应,加速提升我省“交汇点”全域能级,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高质量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建立“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的西通道。以连镇、宁淮高铁和长深高速等为基础,破解连云港到宁镇扬地区的高铁通道建设标准不一、设计时速不同的问题,打通“卡脖子”路段。强化南京港与苏北物流金三角的有效对接,加强东南亚和近洋集装箱航线的建设,强化各枢纽集装箱运输联动。加快宿连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运河宿迁港建设,打通海河东西双向通道,发挥宿迁港-连云港港“水水联运”功能,对接南京和连云港两大枢纽,着力传递南京向北、向西的辐射影响,助推提升连云港城市能级。

二是建立“常州/无锡-泰州-淮安-连云港”的中通道。推动常州跨江至泰州铁路建设,对接淮安到盐城的高铁建设,打通高标准的淮盐泰常高铁通道,以骨干线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资源向北向西配置,发挥常州、无锡区位优势,进一步带动苏中苏北、皖南浙北联动发展,提升连云港接受常州和无锡辐射和带动的能力。加快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核心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等建设,深化苏南与苏中苏北的跨江融合和联动发展,推动连云港与常州和无锡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合作,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与示范。

三是建立“苏州-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沿海纵向通道。提升连云港南向到盐城的高铁时速,探索北向与鲁南高铁的青岛、临沂等地高铁建设的可能性,增加连云港南向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北向对接山东和京津冀的能力。持续推进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建设,建设东西联动、南北畅通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体系,带动连云港等地区实现资源要素快速集聚、发展动能加速释放。从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政策相似地区的发展规划,如苏州、连云港自贸区,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城市等,形成互补、互动、共赢的良好态势。

四是继续加强“徐州-连云港”横向交通道路一体化发展。以徐连高铁开通为契机,打通“一带一路”交汇点陆桥通道的重要“一横”,有效释放既有铁路货运能力,促进人员、商品、技术快速流通。推动徐连高铁与在建合新高铁有机衔接,增强连云港与包括合肥在内的长三角西翼地区的联通能力,打造服务和带动中部地区的新通道。大力发展徐连二市高架快速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优化提升公路网络,构筑中心城市对外辐射骨架路网,充分发挥两大节点城市的叠加效应,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