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050 关于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发展清洁能源的建议
日期:2022-01-18 提案者:刘兆华

调研情况: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面积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且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淤涨。滩涂资源主要包含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盐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等,江苏省沿海滩涂已经形成种植业、水产养殖、旅游、港口等多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一是采捕水产和在滩涂地上进行水产养殖;二是通过围垦滩涂,将其转化为陆域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盐业以及为港口、城镇建设提供用地等,江苏沿海滩涂资源有很大可开发的空间。另一方面,江苏沿海滩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光照充足,为建造太阳能光伏电站提供了优良的发电条件。

从政策环境、光伏发电技术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江苏沿海发展滩涂光伏极具可行性。

1.政策环境

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2021年7月8日,江苏省发改委印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1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充分认识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进一步优化风电、光伏发电特别是风电结构,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推进“光伏+”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农业大棚、鱼塘水面、沿海滩涂、采煤塌陷区等资源复合开发光伏电站。

2.光伏发电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关设备成本大幅降低,发电效率显著提升,且使用寿命可达25年,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由于海洋滩涂具有遮挡少、阳光充足、资源聚集等优点,十分适合在人类不易开发、难以开发或综合利用的滩涂地段建造太阳能光伏电站。

3.生态环境影响

建造海洋滩涂光伏电站可以选择一些利用价值低、传统行业开发困难的滩涂。电站以架空交错的方阵形式建设且每个方阵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对滩涂地面占用面积较少,不会挡住所有阳光,不会对滩涂原有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光伏发电不需要消耗水资源,不产生噪音,也没有污水、废弃排放,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光伏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

目前国内浙江、山东已建成投运多个滩涂光伏电站,主要采用与农业、渔业、旅游业等互补的综合利用方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以连云港市为例,近期满足条件的沿海滩涂可开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预计远期还可开发装机容量逾100万千瓦,可规划总装机容量逾300万千瓦,具备建成滩涂光伏发电基地的优良条件。发展滩涂光伏是深入贯彻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举措,符合省、市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连云港新能源装机总量,有利于创新拓展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在国家“双控”大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连云港能源结构,有力促进地区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

问题分析:

沿海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2021年11月以来,浙江、山东相继出台了海上光伏利好政策。浙江省2021年11月29日发布《关于促进浙江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修改稿)》中特别提到:鼓励光伏风电用海立体分层设权,拓展海域立体利用空间;鼓励利用围海养殖区、近海滩涂区、围而未填海域等海域空间建设滩涂光伏项目。山东省2021年12月27日印发《关于推进光伏发电海域立体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用海选址要求、用海方式与用海范围界定、立体综合用海审批要求、海域有偿使用、项目确权登记、项目用海监督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江苏省还没有海上光伏项目,省内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对江苏沿海发展滩涂光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使用滩涂可能涉及海域综合使用立体确权审批问题,省内尚无关于光伏发电海域立体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海上光伏发电项目立体确权先例可循;滩涂海域属于一般湿地范围,湿地占补平衡的综合利用也是政企互惠合作的新课题,如何界定湿地面积标准、占补方式等对滩涂光伏项目至关重要。

具体建议: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空间巨大,具备建成光伏发电基地的优良条件,建议在光伏项目海域使用立体确权、湿地占补平衡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和支持,综合利用沿海滩涂资源,有序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助推我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