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2020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上了沉重一课,在亿万家庭同时居家隔离的特殊环境下,对于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试和特殊的检验。灾难面前,往往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人民依靠党中央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一心同体的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医护人员不懈的战斗,被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国方法是唯一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同时,这次疫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百年来一次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全民健康意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缺乏,是每次传染病流行与大规模传播的助推剂!对普通百姓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与措施,是提高疫情防控的根本策略;对医疗卫生行业和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加强防护能力培养,提升日常健康维护的专业水平显得迫在眉睫!认识到这些问题和短板,从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忘初心,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中共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维护全民健康出发,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呼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近年来,我省在健康促进方面作出很大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开展“健康中国行”宣传活动,加强常规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卫生城市”、“健康社区”等为主的健康促进项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问题分析:
但纵观我省整体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主战场,部分医院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经费配置、仪器设备、应急反应能力、健康教育手段等,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公众对预防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健康促进在形式和方法、手段与策略等方面还没有深入人心。
第二、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专职人员少任务重,多数单位健康教育人员仍为兼职,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全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比例不高,专业人员配备不齐的现象还未改变,最终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第三、医改过程中虽然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有效下沉,但是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性仍然不高。
第四、在新媒体时代,健康传播有了很好的渠道,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资讯泛滥,信息良莠不齐的现象,对公众造成误导。
第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虽有一定广度,但缺乏深度。宣传阵地少,方式简单,没有形成应有的浓烈氛围,一些单位甚至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
大力开展公民应急知识普及和公民意识教育,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知识宣传和传播, 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公众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普通百姓的健康教育,普及正确科学防疫知识显得迫在眉睫,健康教育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是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的。健康教育的特点周期长,见效慢,量化考核指标少,但是一旦激发了全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全民素质和科学素养提高,这不仅仅是对自身,也是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8.86%,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同比上海和浙江略低,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政策、居民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传染病防控意识现提出以下建议:
具体建议:
一、强化政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责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组织落实国家卫计委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将健康促进教育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细化考核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定期组织对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注重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于工作落实不力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同时保证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健全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建立健康教育补偿机制,促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政府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过程中也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的措施,把健康促进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而增大资源投入。
二、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以多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如正式编制、合同制等,培养和引进适合健康促进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如因特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项目策划人才以及熟悉医疗、公共卫生和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改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人事编制紧缺的局面。
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
设立健康教育专项项目等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到健康教育工作中,将健康教育工作与满意度、职称评定等挂钩,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建议在医学会等各类学会中设立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学科形式打造健康教育专业,更加科学、严谨的执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者归属感。
四、加强健康传播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省级及国家级科普专家库,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精准健康科普。建立健康信息监测评价体系,设立虚假信息黑名单,提升健康信息权威性。通过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手段,拓展健康传播途径,加大精品科普宣传力度。
五、动员社会各系统主动参与健康促进工作
卫生、教育、体育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本系统的工作范围。聚力社会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效能更大。 建议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统一扎口到政府部门,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六、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要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加大力度强化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宣传,不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努力实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理念转变,着力推进全民健康行为的形成。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农业、文化、财政、体育和工青妇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势,在各时期卫生宣传日及重点疾病的流行季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和公共卫生联播网,普及卫生和防病知识,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相关信息。重点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断加强对学校、医院、社区、机关、企业的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