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1年提案
0081 关于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提升我省生育率的建议
日期:2021-01-27 提案者:陆健泉

调研情况:

近年来,我省生育率明显下降,新增婴幼儿数量逐年减少。出生率断崖式下降将给我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以启东市为例。

启东市出生人口情况表


启东市

出生人口

启东市

出生率

南通市

出生率

江苏省

出生率

全国

出生率

2010年

8435

7.5‰

7.0‰

9.73‰

11.90‰

2011年

6788

6.1‰

6.8‰

9.59‰

11.93‰

2012年

7631

6.79‰

7.42‰

9.44‰

12.10‰

2013年

7508

6.68‰

7.1‰

9.44‰

12.08‰

2014年

8101

7.21‰

7.54‰

9.45‰

12.37‰

2015年

7701

6.86‰

7.6‰

9.05‰

12.07‰

2016年

7427

6.63‰

7.45‰

9.76‰

12.95‰

2017年

7524

6.74‰

7.99‰

9.71‰

12.43‰

2018年

6588

5.9‰

6.9‰

9.32‰

10.94‰

2019年

5507

4.99‰

5.85‰

9.12‰

10.48‰

纵观全国,我省的出生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启东市自2011年起一直位于南通地区最后。

问题分析:

一、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大幅下滑

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该市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较前一年都有提升。当年出生人口增加593人,出生率提高0.53个百分点。然而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以后,该市无论是出生人口数还是出生率相较于2010年、2013年和201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呈大幅下滑趋势。根据妇幼保健最新数据显示,启东市2020年1-11月共出生354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1489人。今后一段时间预计继续下行。全省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二、育龄妇女数量锐减,出生高峰已经见顶

18-34周岁是育龄重点人群,育龄妇女数则是出生人口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年来,启东市常住人口中育龄重点人群增速不断下滑,每年下降数量保持在5000人左右。

启东市18-34岁人群分布情况表


18-34周岁人数

18-34周岁占总人口比

2015年

218219

19.5%

2016年

214797

19.2%

2017年

209206

18.7%

2018年

203572

18.33%

2019年

198231

18%

启东市女性出生情况分布表

出生年份

1981

1985

1986

1990

1991

1995

1996

2000

2001

2005

2006

2010

2011

2015

2016

至2020.11

女性人数

34159

44888

33460

20398

16977

16636

17875

12035

育龄女性的生育高峰在20-30岁,目前启东市1991—2000年龄段的女性是53858人,与5年前同期相比少24490人。数据显示,未来该市户籍人口中新进入这部分年龄组的育龄妇女人数逐渐减少,生育率下降是必然趋势。, 

三、晚婚晚育、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

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顶后持续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启东市1990-2019年平均初育年龄从24.57岁推迟至26.80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思想等,现代人的初婚年龄一直推迟,2017年,江苏省初婚年龄推迟至34.2岁。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育基础。

四、生育直接成本过高,不断抑制生育行为

由于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养老负担重、机会成本大,抑制了生育行为,许多年轻人感到生活负担变重,生育意愿降低。“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更是挤压生育意愿。目前,启东市约有30万户独生子女家庭,现已享受年老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奖励的有22万人。

五、人口负增长历程久,惯性影响持续时间长

随着当年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群逐渐老去,死亡人数就将超过出生人数,出现负增长。而要使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接近大约需要经过两代或三代人(50年-70年)的时间。

启东市死亡人口统计表


启东死亡人数

启东死亡率

启东自然增长率

辽宁自然增长率

2015年

8379

7.47‰

-0.6‰

-0.42‰

2016年

8088

7.22‰

-0.59‰

-0.18‰

2017年

10060

9.02‰

-2.27‰

-0.44‰

2018年

10353

9.32‰

-3.39‰

-1.00‰

2019年

9640

8.74‰

-3.75‰

-0.80‰

中国总人口预计在2027年后开始进入负增长,而启东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8年开始负增长,已连续22年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且持续下滑,同时比全国低生育率大省辽宁更低。近几年更是断崖式下降,在目前政策下提升生育率相当困难。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16年,该市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31.7676万人,占总人口的28.4%,比2010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2020年,该市60周岁以上的人口约36.5万人,占总人口的33%;预计2025年,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3万人,占总人口的40%左右。出生率断崖式直线下降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不仅对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挑战,还对劳动就业、养老储备、社会投资和消费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将会遇到巨大挑战。

生育问题不只是个体家庭的问题,更是国家大事。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建议: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提升生育率,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议题。“十二五”后半期,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维持在10‰,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3‰以上,该市预测 “十三五”时期人口出生率年度均值将低于9.3‰,因此自2016年起,对符合条件的大班幼儿按每年6000元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淮安洪泽区,湖北咸宁、宜昌,浙江舟山等地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适龄夫妇生育二孩的实施意见。2018年,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进一步落实延长产假、发放两孩入托入学补贴等奖励政策。上海、安徽省铜陵、安徽宣城等地对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专题调研,即将出台相应政策。

鉴于我省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情况,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及早谋划布局,完善医疗、托育、教育、住房、社保、税收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建立“生”与“育”成本的社会补偿机制,加强正向生育激励,促使妇女生育率适度回升,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为此建议:

一、完善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制度

1.增加孕产妇保健补助。对于在区域内孕检的二孩孕产妇,在享受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重大卫生项目服务的基础上,并在参加孕前健康检查的前提下,每位孕妇由财政补助1000元-2000元用于孕产期甲状腺功能、宫颈细胞学检查、妊娠11-13﹢6周NT等必查保健服务。其中,参加生育保险孕产妇的上述费用从生育险中补助。

2.增加分娩补助。在享受国家和省市原有分娩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在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生育二孩的孕产妇,每位产妇由财政再补助1000元-5000元的住院分娩费用。

3.实行儿童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所有就读于区域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一孩、二孩,减免大班一年保教费,减免标准依照物价部门审批的公办幼儿园保教费现行收费标准,所需资金由财政列支。

二、加强儿童托育托管服务供给

1.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兴办托育服务,重建公立机构幼托一体等多元化的托育体系,形成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帮助家庭分担儿童照料责任。

2.公办学校实行弹性放学。实施弹性放学制度,以便学校上学放学时间与职工的上下班时间相衔接。也可针对双职工家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免费提供周末兴趣班、寒暑期班等服务。

三、平衡女性的工作和家庭关系

1.鼓励用人单位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长的前提下,经个人申请,单位同意,可以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2岁的女职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为女性更好地生养子女提供便利。

2.鼓励企业保留或提供妇女生育后再上岗的岗位。由于女性在产假和哺乳期间可能被迫中止劳动,企业为减少损失往往选择解雇怀孕员工,导致女性生育后丧失原有职位,极大削弱了妇女的生育意愿。尤其是高知女性,职业发展压力更大,生育意愿更低。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政府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支持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保留或提供生育后再上岗妇女的岗位。

四、建立生活成本保障体系

1.加大保教补贴力度。提高现行的198.5元/人/年的学前儿童的保教经费补助,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费机制。

2.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设,及时更新和补充门诊所需硬件设施,加强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水平。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

3.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居住条件对人口生育率有较大影响,可考虑住房政策向符合条件生育的二胎或多胎家庭倾斜。如提供长租房,对二胎或多胎家庭优先;对低收入的二胎或多胎家庭提供3年的租房补贴,或房贷优惠等。

人口问题刻不容缓,希望政府能根据我省人口的现状及早出台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