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2017年,江苏全省居民前十位的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九成以上,其中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八成以上。居民慢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挑战。加强健康教育、推动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成为全民之亟需。《“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提出,紧紧围绕“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战略主题,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再次强调了“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理念。
“坚持预防为主”的全民健康管理应推动普及“早发现、早断、早治疗的个人健康体检”。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是省内乃至全国领先的健康管理中心,连续两年年在复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五,是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副主委单位,及省、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委单位,年均体检量12万人次左右。202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高血压检出率大约20%-32%,恶性肿瘤检出率约0.28%。比这个数字更多的是,通过建立的包括慢阻肺,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脑卒中、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慢病的从检到管的规范化风险筛查和管理路径,还筛查出了大量疾病的高危人群和癌前病变或早期的患者,切实促进了疾病的预防关口前移,降低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然而有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健康体检总人次达4.35亿,当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3.9亿。考虑江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健康体检覆盖率可能高于全国水平,但仍有众多人群在健康体检人群之外。
重视普及个人健康体检的同时,还必须推动检后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和健康教育,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比方说个人检出“三高”后,如何调整生活方式,运动、饮食、心理等都应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项目,让慢阻肺、脑卒中等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和早期患者及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大大减少医疗费用。因此,体检不仅是“检”,更强调管理,预防疾病发生或进展。让管理紧跟“检”的步伐,真正实现健康管理。
问题分析:
一、基本健康体检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根据江苏省医保相关政策规定,体检项目在医保中仍属于自费,除企业职工的集体体检费用一般都是由单位集体缴纳外,个人健康体检所产生的费用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据南京医保政策,部分与医疗项目挂钩的体检项目可使用医保和个人账户的余额。个人健康体检的缺失除了百姓对健康体检未予以足够重视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体检费用尚未纳入医保范围,个人承担全部费用的意愿较弱。
相关人群一旦查出患有重大疾病,其病情大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中晚期疾病的治疗,不仅极大地消耗和浪费医疗资源,更加重家庭和医保的费用负担。
二、健康管理新项目无收费标准
为顺应新时期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健康管理学科已从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健康体检后的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积极出台政策,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为开展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创造良好条件。然而,目前针对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收费尚未有明确规定,如运动处方、运动干预、营养干预、随访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没有收费的条目,就没有持续开展健康管理的条件,这直接导致了健康难以持续“被管理”,而“亚健康”的状态却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学科专业人才亟待加强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健康管理迎来了“学科大发展,产业大繁荣”的良好局面,在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行业高度活跃。然而,健康管理尚未列入国家学科目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健康管理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和晋升。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合于2019年成立了设于公共卫生学院的健康管理学系,是我省首个高等医学院校的健康管理学系,填补了相关教育教学体系的空白。与此同时,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引进和亚专业培育,组建了一支以专业硕博人才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年轻团队,成为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生力军,为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科研创新和服务创新奠定基础。然而,这与传统临床优势学科仍有一定差距,更有不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尚未构建形成专业团队,成为制约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建议:
1、推动必要体检项目纳入医保
目前江苏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中专门设立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为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管理,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等体检项目,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
在此基础上,建议依据江苏地区居民的年龄、疾病谱、疾病负担等特点,确定拟筛查的目标疾病,评估不同体检项目对目标疾病诊断的价值,进而遴选若干相对适宜的体检项目,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合理的支付比例,允许和鼓励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本人或直系亲属体检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2、完善健康管理新项目的定价标准
近年来,在我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众多新型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得以迅速开展,健康管理技术创新日益受到重视。为更好满足不同人群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建议增加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省级物价标准,推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提升。建议健康管理项目报批可适当增设窗口期、缓冲期,或纳入自主定价项目,对健康管理的实施落地将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3、推动健康管理进入国家学科目录,打通人才晋升通道
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强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议进一步提升对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支持,打造省级健康管理重点学科,为培养专业人才和学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鼓励专业人员投身健康管理事业,在健康管理尚未进入国家学科目录情况下,率先打通相关专业人才晋升通道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