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我省大学毕业生居住消费现状:
我省高校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人才,培育利用好江苏的人才,是江苏不断推进“两个率先”实施“人才强省”的重大战略。据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来宁就业的本地和外地院校的生源比例大致为8:2,外地人才在南京就业的比例很低,究其原因,南京的高房价“吓”走不少人才,令刚刚拿到低微薪水的高校毕业生们咋舌。在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大中心城市中,居住消费占生活成本的比重分别高达11.6%、12.1%和9.9%。而南京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11.85:1。在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大中心城市中,南京是收入最低的城市,而居住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高达12.1%,居三城市之首,房价还在持续升温。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想在南京买一套住房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只得选择离开。另一项针对全省各开发区、创业园区人才、大学生的就业收入支出情况调研,发现买不起房、租不起房已经普遍成为阻碍他们留下来创业、就业的最大难题,如果能够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对城市留住人才、增强城市人才竞争力都有着特殊的长远意义。
问题分析:
我省闲置、空置、开发过剩的商办用房现状:
据不完全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全省仅南京、苏州、无锡三市闲置、半闲置及经营不善的商办性质用房面积存量约为 2000 万平方米,南京更是高达861万平方米。商业地产带流量的主力店商超、电影院、KTV、健身厅这些传统标配本身面临前所未有的关店潮,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每年在大量的关店,为什么呢?80、90、00后现在愿意到传统商超去购物的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手机下单送货到家,靠中老年消费的传统商超还能支撑多久?而电影院、KTV、健身厅这些高流量项目盈利效果也大不如前,大面积撤店也是必然的事情。另,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经济受到重创,大量中小微企业关闭也是造成办公用房空置的原因之一。 问题分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中的第十二条规定:“允许改建房屋用于租赁。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调整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应当按照居民标准执行。允许将现有住房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住宅设计规范改造后出租,改造中不得改变原有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设施,必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南京市2019 年 9 月也出台了关于盘活更多空置、低效的工业、商办用房的通知,无论是国务院若干意见还地方出台的政策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政府对于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决心和扶持力度之大。
具体建议:
因此,为盘活社会资源,盘活存量、闲置商办用房,促进商办用房的去化;为使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材留得下来安心就业、安心创业特建议如下: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允许部分开发过剩的商办用房,空置、闲置的商办用房改变用途,定向、定点、定人群供给本区域内的人才、大学生居住。住建部门会同土地资源、规划、工商以及公安等相关部门,明确商业用途、办公用途等不同类型标的物业的改建实施细则,简化变更手续,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缩减审批时间,稳步推进项目改造落地。
2、限定该部分房源的房价及租赁价格,并限定房源数量,充分让利优惠供给符合条件的人材、大学毕业生,防止个别开发商钻政策空子而得利。同时鼓励房地产开发商由“只售不租”向“租售并举”转变。扩大房源,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优质住房。
3、只有在本区域内就业创业的人才、大学生才能购买或者租赁本地区的商办改造房源。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为毕业一年以内的大学生购买、租赁该类商办改造用房提供适当的优惠补助政策。
4、该部分房源被特定人员购买或租用后再转让或再转租的,则规定仅限在本地区域内就业的人材、大学生才能受让或承租。(即仅在本区域就业的人材、大学生中流通,确保政策受惠人群不变)
5、渐进式解决策略:实施大学毕业生住房信息网络化管理,引入网络身份证概念,及时更新工作地点、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的变化,并根据不同情况由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梯度租赁补贴,推广住房公积金付租制度、提供银行贷款和税费的优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