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2019年1月教育部决定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我省根据教育部要求,先后制定《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等文件,结合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方法已经逐步涉及教育全领域、全过程、全维度,并在各设市区县不同阶段层级不断推进完善,自然形成示范、先进、试点推进等梯队格局,智慧教育实践也不断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但随着“智慧教育”理念深入、硬件丰富、工作细化,也让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
问题分析:
一、平台多:教育网络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教育链态中存在各种相近产品、平台信息化产品市场逐步泛滥;从PC端到手机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有数个平台需要进行注册并定期不定期地登录应用,登录信息安全性尚且不论,各人维护好这些应用平台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二、资源乱:教育信息化领域内存在各类资源,如,学习课程、管理档案信息、自评自测评估系统等。平台各有所长,资源不互通;商业APP收集大量教师学生信息,推送广告。抖音等娱乐性APP使人消耗大量时间;一些低俗资源会误导青少年的历史感、价值观。
三、应用杂:在教育应用领域,点对点要求的应用较多,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对家长、对学生;学校对家长、学生、教师;班级对家长、教师、学生;教师对家长、学生等等。不同的层级链多位对接造成信息应用平台的频繁使用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利用信息平台高效布置效能较低的任务,则更易造成应对烦躁心理。
四、发展局限:智能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个性教育、自主使用,青少年难以完全自制;长时间观看电子屏,也影响青少年视力和体育活动兴趣。智慧教育应用范围较窄,未能充分融入国家战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合作发展。
具体建议:
科技是把双刃剑,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必然有利弊呈现,新时代下如何让智慧教育趋利避害,规避风险,积极作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对标我省最新出台的《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建议如下:
一、创建管理网络,优化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发展
智慧教育不是教育部门单方面工作。建议由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发展工作推进团队,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由负责教育和数据的部门为主要责任单位,协调发改、工信、财政、公安、网信办、工商、宣传等各部委办局,高校、企业等各自确立明确的职能职责,分工协作,以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为契机,丰富UGBS(大学、政府、企业、学校协同办学)智慧教育,以高效协同模式更进一步推进城市大脑、信息惠民工程,为实现智慧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建议在长三角一体化趋势发展下,智慧教育探路精准扶贫,打造网络直播帮扶课堂新模式。
二、统整平台入口,规范净化资源,推进绿色发展
1.要注重专业规范:必须由信息化机构及教育专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标准。制定准入制度,保证领域资源的绿色、效能。
2.要加强督查秩序:确立实时督导机制,建设内容分级、安全监管和价值观引导体系。同时,可确立反馈平台以保证应用过程中监管部门能及时获取用户反馈信息,专业人士及时评估并上报风险并及时干预、督查改进。
3.要着力创建引领:可融合各部委办局共同推进教育治理数据化、多元化。以示范带先进,由点及面,引领全省同步推进、不断完善、逐步融合、业内领先。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中实现全过程数据化运行,在打通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等省、市、县等多级教育数据平台基础上,贯通教育内外数据,将教育数据库和公安人口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空间地理库等政务数据库联通共享,与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数据库对比分析,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企业数据互连互通,为教育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撑。
三、完善保障体系,培育人才队伍,推进长效发展
1.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订立全省智慧教育区域化、层级化、规范化推进方案,各设市区县主要领导参与当地政策规划的制定。省政府积极推动各地交流,保证在充分调研既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规避风险,互通有无,顺利高效发展。
2.资金保障:保障优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支持。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是新一轮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可以根据对资金利用产出效能展开调研,形成追加奖励性投入或惩戒整改等动态管理机制。
3.队伍保障:重点突出提升大数据思维下的智能化教育领域专业团队的建设。首先应当建立教技双能的管理团队,完善区域首席信息官、数字研究员(重点角色)、数字教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安全师角色部署和梯队建设。一是将师生由“资源消费者”变成“资源创造者”,而这些资源所产生的数据同时成为教研团队观测教师发展、帮助教师成长的有力工具。二是加速教学中教师应用性,并纳入教师考评指标;三是调动教学中教师参与性,教师信息技术大赛,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建构方法与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
4.舆论保障:宣传部门应积极顺应时代的需求,加强宣传,让百姓全面了解、充分认同、自觉甄别、积极投入到智慧学习、智慧教育、智慧管理、智慧家教等现代化高效学习的环境中。以实现 “为推动教育变革服务,为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大数据支撑适切教育,智能化促进学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