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2019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地增加,老年群体对于住房条件适老化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老旧小区居住的老年群体数量多,密度大。一些老年人因行动不便,被迫“宅”在家中,若遇上大病需要急救上下楼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民生工程。近几年,从中央到各省市都陆续出台了支持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但在实质性推进的几年间成效却不尽如人意。以南京市鼓楼区云南路社区为例,该社区辖内居民共计4340户,自2016年11月10日《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底,加装的电梯数量仅为3台。可见,在实际工作中,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存在诸多难点,并非易事。
问题分析:
1、上热下冷,意见难统一
根据物权法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北京、广州、南京多地在审批中,都要求加装电梯单元三分之二及以上业主同意。然而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一户反对全楼搁置的情况。往往越是高层、年龄大的住户,加装电梯的意愿越强烈,低层住户因没有加装电梯的刚性需求,并且认为加装电梯之后,影响采光、通风,还会产生噪音,甚至会影响房价,造成房价贬值,对加装电梯持消极态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即便所有业主都同意加装电梯并签订承诺书,但是到了后期实际安装阶段却经常出现低层业主反悔阻挠施工的情形,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还比较大。这么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导致电梯加装施工工作被迫中止,造成停工搁置,复工遥遥无期。
2、资金筹措难,评审手续复杂
装一部电梯需要几十万的资金,减掉政府财政补贴,根据不同楼层分摊,每户也要分摊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再加上后续的保养维修、电费等,也是不小的开销。很多老旧小区居民都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一次性支出这么多钱颇有压力。另外加装电梯申请审批手续也比较繁琐,涉及到包括安检、规划、建设、消防、环保等部门,一旦有一个环节不符合,可能就要延长审批的时间,从而延长电梯加装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加大了电梯加装的难度。以南京市公教一村31幢为例,该幢业主自2017年8月申请加装电梯,其间奔走于玄武区街道办、区增梯办、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市规划局城中分局、南京市规划局和自然资源局、区消防大队、玄武区建设局、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然而因未取得消防主管部门同意决定书导致一直未能顺利安装。
3、后期维护成难题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居民看来,怎么把电梯建起来是最头疼的问题。实际上“建”是短暂的,建后怎么“管”才是要长期面对的大问题,需要处理好 “建”和“管”的关系。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建后怎么管、谁来管、各类运行费用如何分摊等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及早协商一致。一部电梯建成后,每年的运行费用,诸如电费、维护保养费、年检费、日常保洁费等总共需要大约6000元,这还不包括今后可能遇到电梯大修时的支出。因此,保证电梯后续运行管理需要未雨绸缪。
具体建议:
1、政府部门牵头引领,加强宣传,让其真正成为政府惠民重要考核项目。
政府部门要加强加装电梯的宣传强度和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批次报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和措施。在有关部门官网上,提供一系列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服务性信息、政策条文、指导意见、原则标准等。建设部门可以制作了加装电梯动画APP,让居民生动直观地了解加装电梯申报流程等。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前沿作用,通过集中政策宣讲、入户走访、民主协商等方式,向小区住户普及加装电梯带来的好处,提高信息的普及度、透明度。
同时,政府部门可以牵头组织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囊括街道、社区、物业和小区业主,就一些长期解决不了的加装问题进行协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以给予街道社区一定奖励。如列入区、市人大工作报告将更有力推动此项惠民项目的开展。
2、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
政府要强化相应加装电梯的优惠政策,对补贴标准予以公开。对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和特困、城乡低保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适当补贴。另外,可以考虑“代建租用”模式,由业主委托第三方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出资加装电梯和后续维护,业主根据楼层等使用因素按月或按年缴纳使用费,这样就可以解决居民初次安装费用高的问题。同时鼓励业主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取公积金,来缓解加装电梯带来的经济压力。之前也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按楼层分摊出资比例,楼层越高,分摊金额越高。我认为这个建议可行且有效,能有效减少加装电梯过程中存在的阻力。
3、简化审批手续和流程
相关政府部门根据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在不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优化老旧住宅电梯加装的流程,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相关政策,打通从规划、建设到使用的全流程,尽量简化审批材料,提升协调服务能力,提高审批效率。建议专门成立一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可以考虑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个专门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审批一条龙服务窗口,为群众顺利办理增设电梯审批手续建立方便快捷的通道。像南京可以跟小区出新结合考虑。
4、创新思路,做好运营维护工作
探索新型的电梯维护管理费用分担模式,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建议业主在加装申报时提前为电梯预留维修基金,以确保电梯正常运营。社区、街道可以协助业主进行广告招商,拓宽电梯运行、维护、保养资金渠道。可以探索“电梯保险”的新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构,为加装电梯的小区提供类似车险的服务,通过这种模式,避免出现电梯发生重大故障导致难以承受的大额支出。
5、推广全国有典型意义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经验
组织街道、社区和城市加装电梯工作领导机构到先进可推广城市学习先进经验,如上海市静安区,静安2019年开设了加装电梯“一门式受理窗口”,多部门联合办公,统一受理所有加梯事项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由区房管局、区规土局、区建管委、市修缮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安排专人,于每周固定时间联合办公,统一受理所有加梯事项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申请人和实施单位也可提前预约。尝试引入社会企业与组织资金,从“居家养老”、企业支助等渠道探索出筹资方案,减轻加装电梯的资金负担。同时,静安区在2019年拿出1200万元作为专项补贴投入加装电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