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体维护可信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扩展等特点,正成为继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后又一项对未来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有望推动人类从信息互联网时代步入价值互联网时代。美国、日本和欧盟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区块链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IBM、微软等IT巨头和金融机构纷纷布局,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纷纷推出区块链产品,并围绕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技术研发和投资 并购。我国亦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主席将研究区块链技术、开展区块链产业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 出要“加快无人驾驶、虚拟现实、3D打印、区块链、人机物融合计算等领域技术研究和创新”,到2020年,“区块链等领域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在国家及各部委和各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IT、金融、制造业等多领域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持续活跃,产业发展不断加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企业、新产品、新模式、 新应用,区块链在金融、政务、物流、民政等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展开,正成为驱动各行业技术产品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9年10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中,着重强调了区块链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习总书记对区块链技术未来发展做出了明确指示,提出了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要为区块链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针对当前区块链人才紧缺的状况,未来发展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针对相关部门及其负责领导同志的指示中,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密切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叫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本质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集成应用。分布式存储是将数据以高冗余状态进行存储,数据实现分布式,保障了系统安全;利用点对点(P2P技术)传输实现了去中心化通信;共识机制是所有相关方达成一致的方法,实现了对账本记录的共识;加密算法是以区块为单位进行组织数据,保障了数据不可篡改。
因而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特性: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指区块链不依赖于中心的管理节点,能够实现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
(2)不可篡改:通过密码学技术对每个区块信息进行加密,保证信息不可篡改。
(3)共识信任:区块链上所产生的数据,通过密码学和数学算法建立起代码即法律的智能合约执行系统,建立信任关系,不需要第三方中心化机构来进行背书.
(4)可追溯: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记录了区块链每笔交易和数据的来源和去处,使得实时、可信溯源成为可能。
(5)可靠数据库:区块链数据库是多方协同认证和管理的,任何数据的上链需要多方审核,确认以及备份,以数据的高冗余度确保各个成员之间数据的同步和可信。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
问题分析:
三、江苏区块链发展的现状
江苏省是目前国内地方政府文件中提及区块链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软件产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具备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良好环境。在政策扶持上制定了针对区块链领域的人才扶持及产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先后成立一批区块链相关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与发展。江苏省政府对待区块链的态度严谨、务实,聚焦于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寻找实际落地场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江苏省区块链重点政策:2019年11月,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加强区块链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健全区块链人才引进体系,为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2019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推进新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提到借助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物流信息服务水平。2018年9月,众多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无锡高新区签订国内首个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应用的地方标准,立项编制《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技术指南》、《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应用指南》两项地方标准。
江苏省区块链可应用场景:
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技术所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可编程、智能合约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痛点。在金融活动中相关方可以将各自的数据上传至某个特定类型区块链上,进而实现信息分享,避免信息孤岛问题,也可以减少金融机构搜索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成本,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交易数据被篡改,交易的双方在很多情况下不必借助第三方来完成数据真实性的验证,提高了交易效率;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条件来实现某些业务的自动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履约风险的问题。因此,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已经囊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个主要领域,涉及到征信、供应链金融、金融监管、审计、票据、保险、贸易金融等方面。
区块链+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随着5G的出现发展迅速,智能交通,食品安全以及物流供应链等诸多应用的兴起,其设备安全,个人隐私,多主体协作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急需解决的发展瓶颈。
物联网利用区块链对数据的加密存储,以及身份认证等功能,提升了个人隐私保护能力,提高交易安全性;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提高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降低当今物联网中心化架构的高运营成本;区块链和物联网融合有助于构建可追溯的电子证据存证。利用区块链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分布式全体记账等特性,用户不但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实现对电子证据的有效存证和透明监管,提高交易的透明性。
区块链+政务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通过智能合约明晰数据的归属方,使用方和共享交换部门的数据权责,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和存储数据交换过程, 其中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充当审批、调度、协调、仲裁的角色,对不按照规则存储、维护和使用数据的部门进行责任追溯。
区块链+物流
依靠区块链技术,能够真实可靠的记录和传递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物流行业利用区块链基础平台,可优化资源利用率,压缩中间环节,提升行业整体效率。通过区块链记录货物从发出到接收过程中的所有步骤,确保了信息的可追溯性,从而避免丢包,错误认领事件的发生。例如,广州智链通打造了国内首个“全国智慧物流协同共享云平台”,链接并赋能物流行业上下游,融合金融和增值服务,建立诚信物流生态系统。
区块链+民政
通过运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将救助对象个人信息和审批信息存证上链,实现救助身份核验和办结过程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从而避免了在救助金发放的过程中,有人冒领或者重复领取的现象,避免了财政的浪费以及高效准确的帮助受助人。例如,无锡市梁溪区试点项目“民政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就将区块链和民政进行结合,加速区块链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区块链可信存证,以及救助对象信息和审批,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用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四、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才资源稀缺
目前,江苏乃至全国区块链行业人才整体处于稀缺状态,究其原因,区块链行业对人才要求比较高是主要因素,区块链技术是融合分布式网络,密码学,数据结构等前沿技术,相关人才还需了解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和痛点,以便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针对性创新应用和落地场景的实现。
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在区块链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发展上与深圳、杭州等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具有很多类似无锡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物链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区块链企业,以及先试先行的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但并未能进行良好的串联形成产业集群,需要政府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不足
区块链产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出台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整体上来说,江苏区块链政策扶持与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相对乏力,很多专注技术研发的企业没有太多资金注入且不擅长宣传,所以有不少真材实料的科技型企业面临缺乏资金方关注的窘境。
具体建议:
五、推动江苏区块链发展需要省政府解决的问题或政策
1.制定战略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建议对广州、浙江、上海等先进省市进行调研,参考先进省市发展路径,根据其发展路径结合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规划引领。针对其区块链的需求、规划、发展路线、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建设专项政策,并将其各个行业发展进行细分,逐渐形成完整的区块链产业生态链。其也要加大其创新和投入力度,研究探索下一代区块链分布式技术推动发展,引领区块链技术发展,其区块链是联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纽带,推动其技术应用新空间,促进产生更多的新技术和应用。
2.落实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企业主体
建议加强对区块链相关知识普及,提高政府、企业、社会对区块链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其推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各地区块链资源,推动其区块链协会等组织,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吸引国内外区块链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借以推动当地区块链的产业发展。
3.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研究,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有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或者研发机构,发挥好省内区块链技术与研究机构作用,并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区块链人才培养的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区块链相关的教学课程,培养区块链人才,为区块链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4.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大胆创新
建议集中具有优势资源和力量,依托相关政策,在跨部门协同中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重新构建。对传统信息企业进行相关的指导,鼓励其认知区块链,从而接入更多的客户和资源,为区块链企业在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
5.突出地方特色,推进应用场景落地
建议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将区块链技术及应用重点,聚焦在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民生服务等领域,支持相关产业融合,推动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相关应用场景落地落实,在其领先行业形成产业标准并进行推广。
6.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建议鼓励区块链+各种场景应用的创业创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超级共享,制定专项补贴、 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有效扶持政策。 建议筹建区块链产业应用基金。参照深圳、杭州设立区块链引导基金模式,引导各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争取能做国家级的示范性试点园区,利用其发展优势,并且争取形成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