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去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扬州是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是大运河保护管理办公室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所在城市,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支点城市,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扬州规划建设好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于执行并落实《规划纲要》要求,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十分重视,亲自过问规划建设工作,并出席奠基仪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建设工作由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指导,扬州市负责选址建设,西北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省文旅厅负责组建班底,南京博物院负责展陈和运行。2019年2月,博物馆设计方案通过扬州市规委会审批,9月正式开工建设,拟于2020年10月底完成主体建筑,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对外开放。
中国大运河历经千年,拥有深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作为“国字头”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应全面展现大运河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大运河沿线城市杭州、苏州、淮北、聊城等地分别建有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遗产展示馆,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以及众多专业小展馆,这些展馆有些只展示了运河文化的一部分,有些定位于地方运河文化的展示,馆藏文物不多,收集史料有限,往往以图片为主,缺少互动功能,展示内容和方式存在同质化和同类化,难以形成真正特色。
问题分析:
大运河地跨8个省(市),有着2500多年历史,是“活着”的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城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24项,项目传承人990人,项目种类多、门类全、价值大;江苏省运河沿线城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国家级传承人148人,省级非遗项目665项,省级传承人443人。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分量,让“非遗”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以有效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活态性、多元性,更好地呈现大运河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以及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在一些城市,让“非遗”走进博物馆已经有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故宫博物院传统过大年、南京博物院非遗小剧场、扬州双博馆雕版印刷活态展示等,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近几年,扬州也积极尝试非遗的“活态”展示,先后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运河文化嘉年华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提升了大运河非遗影响力,积累了一定的承展经验。
具体建议:
据了解,南京博物院在制定中国大运河展陈方案时已将非遗文化的“活态”展示作为陈展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非遗文化的陈展和展演有其特殊性,在征集展品、策划相关活动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迫切需要得到省级和国家层面的支持。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由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省文旅厅具体负责,省内11个(8个运河城市和3个后加入城市)运河沿线城市组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工作协调小组,共同做好全省非遗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一平台上的展示利用相关工作,并由江苏省政府商请国家文旅部,将此项工作向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所有运河城市延伸。省文旅厅作为征集运河沿线城市非遗精品的牵头部门,扬州市政府和南京博物院具体承办,尽快启动面向全省和全国的运河城市征集优秀非遗作品,并同步策划全省非遗展演活动。
2、合理布局非遗空间。除博物馆内的非遗项目展陈外,博物馆周边也需要预留非遗展示展演的空间。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周边区域规划建设运河小镇、大运河文化公园、非遗街区等相关项目,做到馆内“静态”展示和馆外“活态”展现相呼应,形成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文化展示的整体效应。同时,发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设在扬州的优势,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世界运河城市非遗展,让国外优秀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成向世界展示中国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窗口,打造成世界运河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交流展示的平台。
3、培育非遗品牌活动。省文旅厅组织的运河非遗文化展示展演活动,可优先考虑安排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致力于打造成全省的经典活动,并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争取由文旅部非遗司牵头,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主阵地,与全国运河沿线城市联动,开展优秀非遗作品巡展,推动各级各地馆藏资源的交流互动。
4、创作收藏一批工艺美术精品。充分调动现有的非遗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的积极性,新创作一批反映中国大运河前世今生的精品力作,由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永久性收藏。这样做,既有利于对非遗和工艺美术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推动传承和利用;又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品,强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特色。
5、给予经费支持。目前,省财政已经安排资金作为征集馆藏作品的启动资金,建议增加工艺美术精品力作创作、非遗作品征集及非遗技艺搜集整理、活动展演的专项经费。建议省政府帮助扬州市和省文旅厅及南京博物院,共同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展品征集、陈展和非遗保护展示及展演活动等方面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