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全省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处于高位呈平稳增长态势,大班额问题最为突出,需增1202所幼儿园和3.18万专任教师。
1.全省幼儿园学龄人口270.24万人,连年持续増长向上攀高。2019年,是我国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显效的第一年。从预测看,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比2017年的260.53万人上升至270.24万人,新増学龄人口9.71万人,新增率为3.73%。
13个设区市中,南京市、连云港市、无锡市、苏州市等4个设区市的学龄人口小幅上升,其余9个设区市的学龄人口保持相对稳定。
2.全省需增幼儿园1202所。依照省定幼儿园办学规模标准(4轨12个班,30人/班)测算,2019年全省新增9.71万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需新增标准幼儿园270所。目前,全省现有超班额幼儿园4342所,在校生194.23万人,根据省定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化解大班额办园需增学位33.33万个,需增标准幼儿园932所。综合增量和存量部分,全省共需增幼儿园1202所,占比17.22%。
从13个设区市层面来看,苏州市、南京市、连云港市的幼儿园缺口数最大,缺口数分别181、146、144所;缺口比例最大的依次是常州市、无锡市、连云港市,分别为30.13%、28.78%、24%。
3.全省需増幼儿教师31765人。依照省定幼儿园生师比15:1标准测算,2019年全省9.71万学前教育新增学龄人口需配置专任教师6473人,化解现有大班额办学需增专任教师25292人,综合增量和存量部分,全省共需增加专任教师31765人,占比21.52%。
13个设区市中,苏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的幼儿园教师缺口数最大,缺口数分别为5213、4879、4550人;连云港市、宿迁市、苏州市的幼儿教师缺口比例最大,缺口比分別为39.35%、29.29%、28.64%。
问题分析:
根据省教育评估院对近年全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分析,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将比2017年增加9.71万人,根据省定幼儿园办学规模标准(4轨12个班,30人/班)测算,2019年全省需新增标准幼儿园270所。与此同时,全省现有超班额幼儿园4342所,按照化解大班额的办园要求,还需新增标准幼儿园932所。综合相加,全省共需新增幼儿园1202所。依照省定幼儿园生师比15:1标准测算,适应新增学龄人口和化解现有大班额办学,全省需要增加专任教师31765人。从设区市层面来看,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现象十分普遍,具体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省教育评估院2018年发布的《江苏省2019年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报告》中,苏州、南京、连云港等5市学前教育为红色预警,其余8市均为橙色预警[1]。
[1]省教育评估院将设区市学校和师资缺口平均占比20%以上预警等级定为红色;学校和师资缺口平均占比10%-20%之间预警等级定为橙色。
具体建议: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公益普惠属性,强化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明确举办者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师资聘任、工资待遇、运转保障、经费使用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家中幼儿能就近入园、入好园的热切期盼,我省学前教育在扩大学位供给、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投入和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少工作要做。现围绕强化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要素保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幼儿教师编制投放力度。目前公立幼儿园的事业编制教师占比仍然较低(全额拨款编制教师占31.95%,数据来源于全省学籍管理系统),离2020年全额事业编制教师占比达到50%的省定规划目标有很大的距离。各级编制主管部门应将所有公办幼儿园纳入事业编制配置管理,真正按规定标准核定公办园幼儿教师编制数,同时应加大幼儿教师编制投放力度,推动解决当前幼儿教师编制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
二、创新幼儿教师编制和薪酬管理。完善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通过生均财政拨款、资助购买保险、专项补助等方式,将公办园中符合国家规定任教资格的非在编教师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出台支持政策,鼓励民办园为教师足额足项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鉴于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编制的严格控制,完全解决幼儿教师的事业编制难度极大,建议参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对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的做法,对幼儿园按标准核定专任教师数量,在尽可能提高事业编制投放的基础上,对编制不足部分以备案管理的模式补充,并保证备案管理教师和在编教师在收入、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按同等基数缴纳各类保险,保险缴纳比例的差距可以用职业年金的方式补齐。
三、合理优化幼儿教师招录制度。针对当前各地一方面专业幼儿教师普遍缺乏,一方面不少在岗不在编的优秀教师由于学历、年龄等限制无法参加编制招考的矛盾,建议人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研究,一是优化设置面向社会招录幼儿专任教师的专业条件,避免不具有幼师相应学历和不具备幼儿教育能力的人考入幼教队伍,降低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二是同意各地学前教育编制的一定比例可以面向在岗不在编优秀教师招聘(目前要求全部公开向社会招考),并适当放宽年龄限制(目前要求35周岁以内才能参加招考),积极解决专业师资缺乏的难题,化解在岗优秀教师无法入编的困境。
四、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从学前教育的特殊需求和幼儿园教育成本高于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议提高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省定标准,并建立合理化动态增长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和监督检查机制,督促各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公办幼儿园的师资薪酬、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培训、设施设备更新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助奖励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考核奖补、拨付幼儿生均公用经费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