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579 关于推动中欧班列降本增效、做强“一带一路”支点的建议
日期:2019-01-19 提案者:张家炯

调研情况:

中欧班列,是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最大受益者,随着亚欧非铁路的相互连通,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营将会进一步打通国家间的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产业流,为建立跨国供应链体系提供可能。我省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应紧抓跨时代的发展机遇,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品牌化建设,加强打造陆、海、空、水、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国际化物流体系,进一步强化我省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支点地位。

1、亚行班列增长迅速,港口优势凸显。2017年,江苏至亚洲方向班列开行730列,同比增长59.7%,其中“连新亚”发运6.12万标箱(约612列),占全省中亚班列的84%。

2、欧行线路逐步发力,海外市场逐步拓展。江苏至欧洲方向的班列开行150列,同比增长23.1%。“苏满欧”开行出口班列116列,“宁满俄”开行出口班列34列。

3、组织领导机构合理,政策基础支撑强劲。2017年,研究编制《江苏省中欧班列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组建江苏省中欧班列发展联席会议,实施中欧班列货物至连云港、南京、苏州、徐州等地铁路装车点(集货点)全省公路集装箱运输免收过路费优惠政策。中欧班列,是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最大受益者,随着亚欧非铁路的相互连通,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营将会进一步打通国家间的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产业流,为建立跨国供应链体系提供可能。我省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应紧抓跨时代的发展机遇,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品牌化建设,加强打造陆、海、空、水、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国际化物流体系,进一步强化我省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支点地位。

问题分析:

1、国内各省竞争激烈,补贴政策“一浪高过一浪”。由于国际班列易于抢抓“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效应,面临着出口货源“供少需多”的矛盾,我们的邻居青岛的补贴已经达到每车1万元,郑州、西安的综合补贴甚至在1.2万元—1.5万之间,而我省最有优势的连新亚的补贴则降为每车4200元左右。

2、省内班列同质化竞争,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我省开行中欧班列实行“3+2”战略布局,成为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点数最多的省份。开行班列严重缺乏合理资源整合,上层政策有失“公平性”,“蹭热点”、“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南通已经无法开行,苏州、南京形成竞争,徐州又在抢连云港的货源的混乱局面。

3、目标市场定位失准,盈利模式亟待改善。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支撑,要实现其长远发展,需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2017年,我省出口货物多以附加值较高的产成品为主。然而,回程货物却多以农产品及大宗原材料等低附加值货物为主,一旦补贴力度降低,回程市场更是难以为继。

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境外基础支撑乏力。

无论从运距还是运费成本,我省中欧班列相对西伯利亚通道有着相当的优势。由于俄铁通过全程无需换装、运单标准统一等便捷化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实行往返运输统一报价等政策打压,致使由连云港至中亚的过境通道较西伯利亚通道存在600—800美元/标箱的价差,难以争取货源回流。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列车资源匮乏、物流场站支撑不足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

具体建议:

1、加大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标杆示范。

我省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依托港口及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开行中欧班列。强化连云港、苏州班列,将周边货物通过区域便捷通道转运至口岸,集中优势做强一南一北两个品牌。同时,紧密调研全国班列开行市场现状,合理调整现有班列运行补贴政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调控为辅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规范中欧班列运行市场秩序。化解省内中欧班列无序化竞争的发展态势。

2、加大口岸开放力度,为世界最大自贸区的商品流提供通道和供应链服务。

19年2月1日日本与欧盟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生效,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日本和欧盟的EPA生效后将在未来15年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免关税达到99%,由于17年日本和欧盟GDP达到20.0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9万亿美元,这将改写世界贸易格局,我们正好处于该自贸区的多式联运通道环节,加大连云港口岸的开放力度,争取早日获批自贸港,及早布局未来产业,将对提高通道和供应链服务的能级起到极强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打造江苏新的开放极和增长极。

3、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中转效率。

强化海关跨区域转关、报关信息平台建设,打通铁路、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及货代、运输企业的政企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强市场化第四方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以市场经济手段加大与中亚及欧洲国家货运通道信息平台对接。强化全程无缝化衔接的物流信息网络构架,便捷跨境货物信息化交易流程,加大“智慧化”物流体系建设,减少货物周转环节,加大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中欧班列打造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尽其流”的便捷通道。

4、加强国际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商贸流通保障力度。

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对接协调,在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市场开放、放宽过境贸易清单、通关便利等方面加强合作。创新服务模式,为基础服务薄弱的地区及国家开辟国际化融资租赁、物权质押等各类商务模式创新的金融服务,增强其资源供应服务,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欧亚陆桥经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与保障。

5、强化回程班期稳定,做大做强“箱卡集市”。

加强中欧班列各线的回程班期固定化设置,针对开行地及沿线地区的贸易开展研究,确定适合铁路运输的回程货物,加大对回程货物的补贴力度,培育回程市场。进一步强化海外集装箱交易市场,依托连云港“港港通”第四方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做大做强“箱卡集市”,在交易过境箱的同时,做强做大占中欧班列85%的我省独有的二手集装箱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