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我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包括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事件、重大活动发生地,革命烈士陵区陵园、墓群,名人故居、旧居等,这些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材,也为江苏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据统计,省内目前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个,5A级红色旅游景区4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1处,南京中山陵、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全国知名度高。
问题分析:
目前,就省内整体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方面的保护、利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知晓率低,利用率低,缺乏有效整合。总体来看,保护级别高的国保单位、省保单位,既有统战文化内涵又具红色文化遗产性质的资源点保护相对较好,或建立博物馆、纪念馆,或为旅游胜地,基本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大多数资源点由于缺乏系统的史实研究,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知晓率低,乏人问津。且由于产权归属等问题,利用现状不容乐观。非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历史建筑大多养在深闺,并不对公众开放。这些资源应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在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
二、保护经费短缺,保护手段单一。成片街区的保护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如位于南京的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颐和路历史街区,集中了大量民国建筑、名人故居,曾有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和爱国民主人士居住。两处街区名列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现状相对较好。但大量被高楼包围、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建筑,保护级别低甚至未列入文保单位,保护经费匮乏,保存状况差,保护难度大。要在城市建设、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合理需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中生存,可谓举步维艰。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大力推行的数字化保护、监测预警等保护手段,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中几乎还是空白。
具体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将统战文化与国民教育体系相结合。统战文化是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统战文化资源丰富的重庆,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自2015年起,重庆市大渡口区统战部门、教育部门出台工作方案,将统战文化知识融入辖区30所中小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总体设计、分段试点、因材施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建议组织专家学者按照权威的标准,对省内红色文化资源点有多少处进行一次完整的普查摸底;进而通过史实考证、史料搜集等形式对文化资源点背后的故事和事迹进行整理汇编,最后在此基础上编撰江苏红色文化读本,同时和新闻界、学术界联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力度,使优秀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二、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国内已有城市出台相应保护条例。如福建龙岩2018年3月正式实施的《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让红色文化遗产活起来。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亦可借鉴这种思路,使相关资源在管理、经费、人员及利用方面有法可依,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的目的。
三、加强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结合相关人物故居旧址保护,建立纪念馆、博物馆,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红色文化纪念馆。2011年3月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重庆建成并对外开放,以大量的文物图片及史料生动再现了中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历史,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形成、发展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和统战文化资源丰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区域内工作特点,建立系统全面反映红色历史与文化的专题性场馆及代表性人物纪念馆,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四、完善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统战部门与文化文物部门联手,借鉴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对江苏统战文化资源全面梳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动员全社会包括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保护。面向社会试点开展“认护统战文化资源”活动;鼓励、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保护;建立完善的统战文化资源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厘清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红色文化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内涵研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中的独特作用,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可针对特定人群,定制旅游线路,研学游结合,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还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VR、AR体验产品等手段,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六、采用多种形式,活化统战文化遗产。通过影视创作、文学创作和舞台精品剧目创作,塑造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统战文化精品,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以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讲好统战故事,扩大统战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