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712 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发展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提案者:陆一

调研情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现有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庞大的老龄人群迫切需要社会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在科技与知识引领发展的大环境下,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发展智慧养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结合大数据、AI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研发面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发展智慧养老成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出路,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代表了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

问题分析:

目前,在基层实践中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现实挑战,还存在政策配套和扶持力度不够、信息采集不对称、技术人才缺乏等系列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总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智慧养老缺乏顶层设计,定位不够清晰。智慧养老包括老年人医疗、护理、饮食、居住、出行等多方面,涉及第一、二、三产业,但针对智慧养老,目前尚无专门政策和统一协调机构,也无专项财政经费,各项工作分散于各个部门,智慧养老产业化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养老产业动力不足。

2. 规范化管理机制、统一信息化标准缺失。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的管理机制就会造成养老服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下、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当前来看,不仅不同省份的智能养老产品差异很大,就连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差异也非常明显,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相关资源的浪费,缺少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的保障,制约了养老服务信息化产业发展。

3. 养老信息化建设滞后,智慧养老面临技术发展障碍。当前我国整体智慧养老产业刚刚起步,物联网、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还处在萌芽期,目前全省具备规模专业的智慧养老运营商不多,智慧养老产业基本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实际操作很少,经济效益更无从谈起,现行的养老政策和服务与真正的智慧养老概念相去甚远,产品与技术不够成熟,标准不统一,良莠不齐。同时,智慧养老项目普遍缺乏专业团队,在当前的智慧养老项目中,缺乏专门负责的团队进行持续推动,养老从业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进入智慧养老服务行业。

4. 现有智能终端设备技术水平有限,使用效果有待提高。一方面,终端设备技术滞后是养老服务进入家庭的一个重要障碍,信息采集技术落后,智能终端设备较为简单,同时信息采集存在不能兼容互通的现象。另一方面,数据应用技术落后,虽然有的区域为60周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免费配置一套呼叫系统,但服务终端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在数据整合和处理上,采集的信息与服务仍无法实现完全对接。

具体建议:

1. 健全领导机制,加强规划统筹。智慧养老涉及面广,各种基础数据资源分散在发改、民政、规划、公安、人社、卫计、统计、财政、街道等多个单位。为系统有机整合各方资源,建议指导各地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牵头单位和各单位职责,统筹建立和健全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与协调机制,为推进发展规划的制订、政策扶持的落实、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拟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及配套措施,配齐、配优就近就便、服务多样的为老服务场所。

2. 完善扶持政策,强化医养融合,要指导各地研究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配套政策,在智慧养老服务用地、设施、养老服务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资本投身智慧养老的热情,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加快推进医养融合政策落地,采用医疗与养老合作、居家医养相互延伸等方式,将医疗、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延伸到家庭,规范医疗护理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价格,积极推动养老相关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出范畴,切实解决目前智慧养老在服务内容、手段、政策等方面瓶颈问题。

3. 规范行业标准,打造养老品牌。制定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标准,合理设置养老产业准入门槛,研究出台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规范,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养老服务输送路径。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监管、培训,做好相关规范和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服务品质,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品牌。鼓励和引导养老企业形成优良的行业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意识,推进养老产业自我良性发展。

4. 加快平台搭建,培育养老产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打造基本覆盖各行政区域的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内容,介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建立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智慧养老高级人才和优质项目引进力度,引导行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智慧养老服务业,培育专业化的智慧养老服务队伍。完善专业培训及教育体系,充分利用高校等社会人力资源,建立相对固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