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9年提案
0759 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19-01-16 提案者:民进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苏北各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处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从二产占比来看,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紧缩的情况下,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2018年上半年二产占比较17年底分别提升了0.9%、2.4%、2.0%、5.8%、0.6%,达到44.6%、46.8%、44.2%、50.5%、48.6%。从单位能耗产出能耗来看,2017年,苏北地区单位用电量主营业务收入普遍高于40亿元/亿千瓦时,苏北地区单位用电量利润保持在2.28-3.56亿元/亿千瓦时区间,两项指标苏北地区均高于苏南地区。从产业结构来看,2017年,徐州市已培育2个3000亿产业、1个2000亿产业和3个千亿产业,盐城市着力打造汽车整车、零部件和服务业“三个千亿”产业集群,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主导产业也在稳步提升。

但是,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除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除徐州外,其余四市总量偏低)、工业经济产生效益不足(截至2018年8月,主营业务利润仍负增长)、产业集聚效应较弱(主导产业占比、高端新兴产业占比偏低)三方面客观问题外,仍然存在以下三个主观问题。

问题分析:

一是政府接受新概念、新事物的能力有待提升。苏北仍有部分市县,盲目追求发展规模、不注重发展质量,往往不能够依据自身特点,自主发掘发展潜力,仅以目标责任状指导工作,“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贻误发展机遇。

二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仍需加强。一些企业家没有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念,重指挥、轻沟通、重家族成员、轻外来人员的倾向比较严重。部分企业对需投入较多资金开展生态化改造等持谨慎态度,不能兼顾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责任,绿色发展意识不足。

三是省级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力度减弱。部分省级部门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向“高精尖端”调整了省级专项资金的引导方向,比如“新经济增长点”等项目自2016年起被取消申报,工业设计类项目要求三年及以上营业资质,但是苏北大多数企业工业设计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等等。由于苏北地区传统产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企业偏少,调整后的政策让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达到资金申报门槛,难以争取相应扶持,导致苏北企业与苏中、苏南企业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大部分扶持苏北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的切块政策已于2016年停止,进一步加大了苏北地区竞争资金的难度。同时,南北挂钩帮扶力度有所减弱,以苏州宿迁共建为例,一方面,苏州援建和对外合作的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部分苏南企业对外投资或扩张的意愿不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北产业转移进程。

具体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提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建议以省政府《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引领》,厘清发展方向,认清苏北发展阶段,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强基、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切实跳出唯规模论的思维定式,强化轻资产、优质资产、高精尖企业培育。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作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可以借助区域经济优势,放宽视野,联手突破。突出徐州市作为苏北地区经济高地作用,促进与其它苏北城市的产业互补,带动提升。

二、强化方法支撑,突出企业主体。一是明确企业家主体地位,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的教育引导,培养造就一批战略型、成长型企业家。切实畅通企业家沟通渠道,搭建“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等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发动企业家参与区域经济重大决策制定,减少“外行领导内行”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苏北互联网经济发展。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行业准入、规费减免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各行业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应用项目建设,为苏北云计算大数据企业执行优惠水、电价格、改善网络通信质量提供支持,给予适当补贴。

三、强化政策支撑,助力苏北攀升。一是强化政策倾斜,建议在工业经济专项引导资金中,可向苏北地区划定“看得见、摸得着”的申报门槛;可继续对苏北地区工业政策实行切块扶持,在省级部门合理监管下、由各市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奖补;也可根据苏南、苏中、苏北情况不同,差异化分别制定扶持政策,以期缩小区域差距。二是深化南北共建。完善两地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稳定的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寻找合作共赢的纽带和关键点,在要素投入比例分成、股权分成、转移项目效益分成上,创新利益共享机制,调动合作共建双方积极性。提高政策刺激,制定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对搬迁到苏北共建园区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保留在原址的企业母公司或公司总部给予税收、用地支持。拓宽共建领域深度和广度。推动苏南方将南北合作共建从单一的招商项目层面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信息化、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进行全面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