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076 关于集全省之力打造“江苏硅谷”的建议
日期:2018-01-24 提案者: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为了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贯彻江苏“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2016年7月,中国首个千亿级的科技服务企业清华启迪控股与镇江句容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总投资200亿元,围绕镇江西侧靠近南京区域打造“江苏硅谷”产业集群。这个项目是2017年镇江句容市“一号工程”,也是全省重大项目之一。

“江苏硅谷”以南京东二环为主线,打造了由北向南的“宝华片区——句容开发区——郭庄片区”的纵向发展带,打造由西向东的“南京麒麟科技园——句容开发区——句容主城区——茅山”的横向发展带,是高端人才和机构科技创新创业的集聚地之一,并将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一个整体。这将有利于促进南京、镇江产业集聚效应,并有利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一、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镇江市产业转型升级

从项目实施方案看,大数据产业、智能智造、互联网特色小镇等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句容、镇江甚至全省产业迈向高端化,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江苏硅谷”项目以开发区为核心板块,以西部干线为发展纽带,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策略,形成环南京产业承接带,研发机构、创投企业、宜居小镇共同构成高水平开发空间,项目设计如协鑫绿色小镇、VR冰雪小镇、科创梦想小镇等,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进程。

三、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宁镇扬一体化

“江苏硅谷”的建设正是宁镇、宁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最好载体,同时江苏硅谷北部区域与扬州临界,该项目的建设也将形成产业扩散效应,有利于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句容市应当好先行军、打造先行区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四、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宁镇扬和苏锡常地区构成了“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该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要把苏南五市特别是南京的创新资源向“江苏硅谷”这个特大项目集聚,仅依靠句容自身是远远不够的,亟需省级和镇江市级加大统筹力度,全方位给予支持,省市县三级政府、市场和企业共同发力,使“江苏硅谷”落地开花,让创新发展的新型业态实现全省一流、全国领先。

镇江市处在苏南的经济洼地区,“江苏硅谷”项目将有利于促进优势区域产业向镇江扩散,并由此在镇江市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同时促进全省经济均衡发展,为此建议:

一、在组织领导上强化,争取资源集聚和政策倾斜

一是在省和地级市层面建立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省市领导挂帅,不定期分析研究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问题,争取各种扶持政策,协调各种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大学及科研院所尽快向“江苏硅谷”集聚,推动与南京优质科教资源无缝对接。二是涉及相关的市、县政府应把“江苏硅谷”项目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与主管部门一道,协调省和南京市有关方面,对“江苏硅谷”的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三是“清华启迪学院”作为配套项目放在句容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产学研一体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在科技项目上强化,助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江苏硅谷”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创新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是其魂。创新成果从孵化研发到产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政策的强有力支持。目前采用“政府+开发区+启迪”的多元开发管理模式,把政府部门的远景规划、协调能力与企业的创新、资金和效率等结合起来,有效降低双方的合作风险及成本;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并酌情给予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加快建立涵盖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信息及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的平台。省、市科技项目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江苏硅谷”的科技立项和各类科技投入,支持“江苏硅谷”快速起步,做大做强。

三、在人才政策上强化,建立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流动机制

支持“江苏硅谷”高水平发展的根本靠人才,建立灵活务实、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十分关键。目前,句容大力实施“福地英才”计划,努力引进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2016年南京大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落户句容宝华,省级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也在句容宝华,中科大、中科院南京分院等高校研究生院和产业技术中心也在洽谈之中。现在人才争夺十分激烈,真正的人才千金难求,一个人才往往兴起一方产业。这方面迫切需要制定含金量、靶向性更高的人才政策,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各类人才和创新资源向句容涌流。省、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在人才政策上应给予全方位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技术转化基地,大力发展创投、风投等科技金融业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客”梦想在句容找到现实土壤,使镇江句容成为创新人才创业发展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