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194 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
日期:2018-01-27 提案者:民进江苏省委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要求,文化产业发展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以创新思维、设计技巧和先进技术等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使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增值,为增加社会财富并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其门类众多,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铺开,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定位、文化特征、产业结构和人才优势有选择性的发展。

就江苏的情况而言,首先要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战略定位的高度上来思考。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是属于智慧产业,代表着21世纪的产业方向,智慧产业与江苏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是吻合的。这有助于突出科教资源优势,有助于强化我省产业特色,有助于彰显区域形象;第二,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把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中是有独特优势的,有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赢得更大的市场;第三,江苏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传统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以工业设计为抓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必要,也有增长的空间;第四,江苏文化人才、设计人才和科技人才相对丰富,各类设计院和研究所门类齐全,其潜能和作用有进一步发挥的可能。近年来我省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了加快推进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发展思路的调整,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的重要推手就是要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它已成为创新经济的核心与动力。二是要注重以创意设计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重点还是放在重大项目投资上。例如,南京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牛首山遗址公园,苏州南太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宜兴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徐州淮海文博园,连云港杰瑞科技创意产业园等省级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而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以工业设计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为特征的,以创意设计提升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效益大有可为。例如,智能家具、体验式歺厅等等。高效益主要是表现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上,其中创意设计是关键。这也给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思路,压缩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不能简单的关停并转,而要把重点放在创意设计和技术改造上,以创意设计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三是要注重处理好文化、创意和产业的关系。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把重点放在消费者需求和增值服务上,把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衡量文化创意产业业绩的重要内容。为此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以宣传、文化、经信、科技等门部联席会议的方式,统一规划,分口落实,责任到位,加强考核和激励。另外,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咨询机构的作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数据和行业动态。事实上,创意产业政策制定、投资选择、人才培养,是离不开各类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

      二、规范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市场秩序规范的力度。同时,要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以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三、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更新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点。一方面可以破解局部城市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让特色文化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目前全省正在推进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融合本土文化因素和创意设计内容,以增加体验感和吸引力,为企业创造宜居宜业的空间。

     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化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加快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和文化传播数字化。南京、苏州等地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基础比较好,南京还是国家软件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聚焦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新媒体和虚拟空间体验等新兴业态。

      五、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创意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对创意型、创新型人才要求较高。要制定了长期、系统的创意人才培养规划,为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另外,要加大文化体制的改革,释放和激发体制内人才的活力。

     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应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文化创意产业的主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