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8年提案
0379 关于加快推进全国异地就医报销的建议
日期:2018-01-27 提案者:王勇等2人

 

长期以来,国内医疗保障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异地的医疗机构不受所属医保统筹地区的政策约束和具体管理,各地只好实行医保定点管理的制度,给患者就医带来种种不便。现在各个城市间人口流动性很强,人们择一城居一生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47亿,占总为口的18%,其中大多数需要依赖于流入地的医疗保障,医保制度和异地就医之间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医保定点管理进行变通乃至变革也就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对构建和谐社会非常有利。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建设,社会保障卡就医“一卡通”的使用,异地就医患者逐渐开始告别“费用垫支、报销跑腿”的烦恼。所谓医保“一卡通”,简单来讲就是:凡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参保人员,可到任何一家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先由省级异地、后跨省试点,最后到全国联网,从而使持卡人员可以依托社保卡,实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相关医疗费用的本地或异地直接结算,实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与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待遇的衔接结算。然而要实现这一美好蓝图,做到全国各地无缝对接、全网覆盖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加速推进,为此建议:

一、扩大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人员范围。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平衡,出现了患者集中到大城市就医的现象。所以在医保方面,在不改变资源配置的情况下,目前只能是尽可能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现阶段把目标首先确定为异地就医最有需求的人群,也就是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然后再逐步扩展至需要转诊就医的人群。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这个进程需要加速,要在政策保障、试点推进的基础上迅速扩展至有需要的、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覆盖90%人口,基本实现“一人一卡”,最终实现社保卡不再和户口或者工作地、居住地捆绑,而是在全国不同地方都能享受医疗保障,告别医保报销手续复杂、需要开转诊证明,或是回到参保地报销的状况,同时也将带动报销标准偏低,尤其是新农合跨省异地报销标准比较低的状况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百姓的就医幸福感将会大幅提升。

二、解决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市间“一卡通”使用实施不均衡的状态。目前,我国部分发达省区内部、部分省与省之间已经基本实现了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国已基本建成全民参保数据库。但要真正实现“一卡通”,为百姓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还必须做到全国范围的全网覆盖,扩大异地就医定点的医疗机构范围,同时提高服务效率,使就医人员可直接刷卡。同时,“一卡通”也要简化流程,要开展网上直接申报,让群众异地就医少跑腿。省级人社厅要积极推进跨省联网就医,对接国家平台,把具体改造的方案做好,争取尽早实现跨省的异地就医医疗结算。今后,个人只需按规定在参保地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即可在异地已联网结算的定点医院持社会保障卡登记入院,出院时按照“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结算,支付由本人负担的费用,无需再返回参保地报销,避免了过去就医报账两地来回奔波之苦。

三、提升社保卡在异地就医中的系统支撑能力,改造用卡环境。能力的提升有耐于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的推进,要加快社保卡发行进度,优先为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发卡;要保证社保卡的统一规范和全国通用,确保异地就医人员能够持卡直接结算;比如将社保卡作为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

改造用卡环境。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在技术上要依赖于网络的连通,要有卡的发放的可及性,这是一个载体、一个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对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人群进行界定,异地就医之后,要实行结算,个人不用掏钱了,但机构之间会有资金的交换,而资金交换的基础是原来各个地方不同的制度所规定的标准,如何才能把各个地区不同的标准统一起来。这是一大难点,需要用全国一盘棋的思路统筹各方,齐心协力解决好系统协调问题。这方面技术上可以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库,构建全国统一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支持各类用卡场景,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准确识别,形成业务办理的实名制验证能力,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并与国家统一建设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并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身份识别的精准度和方便性。

   四、加快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规范转诊制度。要使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通过分级诊疗转诊的制度实施和优质医疗资源更多地下沉,使得患者在基层或者在本地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引导大家合理就医,减少异地就医需求。这样才能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保障这一工作顺利展开。另外,有转诊需求的异地就医人员的标准如何界定,由谁来定,不能依据个人而定,也不是医保机构来定,而是由医生来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患者所处本地资源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本地资源无力解决,就需要向更高的医疗机构转诊。优化分级转诊机制,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惠及面,有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医保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