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诞生。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将迎来70周年生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海外利益遍及全球,从近海走向远海、深蓝,建设一支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海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的海洋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州诞生,这一历史机缘把江苏和人民海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人民海军的诞生地,江苏泰州被誉为“水兵母亲城”。伴随着人民海军的成长、壮大,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江苏海军诞生地这一品牌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传播。
为充分利用海军诞生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利用江苏泰州是人民海军诞生地这一独有资源,宣传推广江苏海军诞生地品牌,建议:
一、提前与海军方面对接纪念海军诞生70周年纪念事宜,最大限度地增加海军诞生地元素。利用人民海军诞生70周年的契机,加大与海军方面的联系,在海军诞生70周年宣传中增加江苏海军诞生地元素,扩大江苏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创建非官方、定期、定址的海军主题论坛——“海洋与海军江苏论坛”,努力建成宣传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论坛,传播地区或城市品牌,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大连的达沃斯夏季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创建“海洋与海军江苏论坛”,可以阐释中国海洋安全观点,彰显中国海军和平之师形象;对国民进行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环保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合作意识教育;传播江苏海军诞生地品牌,丰富国防教育基地内涵,推动军民产业融合,推动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与海军江苏论坛”实施路径:一是邀请海洋与海军方面的部门、专家、组织,及早谋划论坛事项。二是在2019年4月23日,举办第一届海洋与海军江苏论坛,邀请国际军事专家,作为纪念海军诞生70周年的主题活动。三是提前谋划关注高的海洋与海军方面的主题,比如与部队领导协调,在江苏举办国产航母命名仪式;与海军主要驻地城市联合发起“海军城市主题论坛”,初期由江苏泰州、山东青岛、浙江舟山、广东湛江、海南三沙等城市发起海军主题城市论坛,后期可以逐步扩大,不但整合资源,更可以形成全民重视海洋教育的旗帜和示范作用。
三、重视对江苏特别是泰州海军诞生地元素的顶层设计。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加大海军元素的渲染和传播。一是在部分建筑特色、城市景观、道路设计、公共空间等方面展现海洋、海军元素。二是鼓励江苏特别是泰州所属单位、企业、大专院校,中小学等,与海军各部队、单位、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紧密联系。三是挖掘海军文化和海洋文化内涵,创建专业研究机构,重视海军和海洋文化的研究,定期进行研究成果交流活动,使江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海军文化研究的聚焦点。
四、将海洋意识教育纳入我省中小学教育内容。在建立海军主题教育基地、开展海洋与海军主题活动等方面多多谋划,如邀请海军以江苏城市命名的舰艇如“泰州舰”、“南京舰”等官兵对我省中小学生进行宣讲,南京、泰州等地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全国海洋意识教育的标杆城市。
五、依托江苏的经济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推动军民产业融合,使江苏成为强大海军建设可靠的保障基地。大力发展国防建设特别是海军建设的关联产业,努力创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包括工信部开展的军民结合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以及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同时,在海洋和海军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发力,通过更柔软的手法展示和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和海军文化,通过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游戏、动漫等文化产业拓展等方面,充分体现江苏海军诞生地元素,强化和传播人们对江苏海军诞生地的认知。
六、促进江海联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和发展海洋经济,实现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江苏缺少一个宣传推广沿海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品牌性宣传和推广平台,利用人民海军诞生70周年这一契机,搭建海洋与海军论坛,对推进我省沿海开发开放和海洋强省建设,早日实现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跨越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七、向部队有关部门争取首艘国产航母命名为“江苏号”。新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洋,触角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蓝海海军”。江苏面朝黄海、东海,更处在长江的入海口,是开放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首艘国产航母命名为“江苏号”,更可以传播江苏海军诞生地品牌。
八、启动与海南省三沙市建立友好城市的相关工作。利用南海问题关注度高的特点,由省有关方面推动江苏与海南省有关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工作,特别是泰州市与三沙市友好合作与交流,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启动全省南海旅游、渔业、矿业等交流合作,不但可以加强我国对南海主权宣示,对推广江苏海军诞生地品牌,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苏中崛起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