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2-02-07 10:46 来源: 本站原创
  

关于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的提案

刘守华

扬子晚报从2007128日开始,启动了扬子社区行公益活动,每个双休日走进社区,服务居民,到现在为止已经办了240多场,足迹遍及南京主城区的小区和市民广场。在历时4年多的巡回服务中,扬子社区行工作室的同志真切地感受到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问题一:分散在各区的市民自发组成的文艺团队缺少经费,缺少练习场地,缺少专业指导

去年国庆期间,为了丰富节日期间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扬子社区行7天长假里连续办了7场活动,并且每天以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了活动的情况。104日 ,扬子社区行在长乐路沃尔玛超市门前广场举办时,参加演出的南京快乐手风琴艺术团团长薛伟君女士向记者反映说,他们这个团队目前有20多人,都是退休或内退的中老年人,并且分散在南京的鼓楼、玄武、秦淮、江宁等各区。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才走到一起,虽然2011年上半年他们组团参加了东南卫视的欢乐合唱团比赛,还进了全国15强,但是他们现在的生存和发展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首先是没有经费,表演所需的手风琴、服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都是大家自己凑钱买的;其次是没有练习场地,有时只能到鼓楼市民广场等地的地下通道里排练,有时还要被城管驱赶;第三是没有专业指导,因为没有钱请不起艺术指导老师,大家只能凑在一起自己慢慢琢磨,还有的人去社区老年大学学习后教教大家。薛伟君说,南京快乐手风琴艺术团遇到的困难,在其他类似的社区文艺团队也存在。参加社区行活动的记者为此专门写了篇《请来帮帮民间老年文艺小团队》,发表在第二天扬子晚报的A27版。

 

 问题二:同一个小区居民组成的文艺团队的情况同样不乐观

位于南京鼓楼区虎踞北路的圣淘沙·花城是个高档小区,那里的圣淘沙·花城小区合唱团,因有南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李小薇等小区业主的参与,合唱团的水准相对较高,但他们同样缺少经费,演出所需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甚至合唱团指挥所站的指挥台等,都是李小薇等人从家里搬来的。

因为扬子社区行曾两次在圣淘沙·花城举办活动,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学俊等人,希望通过扬子晚报结识一些能赞助他们合唱队的单位。后来,扬子晚报记者将参与扬子社区行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测的上市公司东阿阿胶的服务人员介绍给他们,东阿阿胶为了能进小区做产品推介之类的商业活动,资助了他们2000多元钱,他们自己又自筹了一些,购买了一架二手钢琴。

圣淘沙·花城小区居民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因此其他一些开支都由大家自己分担了。而许多类似的社区文艺团队只能通过为所在区域的商家开业、庆典及促销活动做一些吸引顾客、带动人气的表演,换取商家给予的少量劳务费或赞助费。

问题三:面对社区文艺团队运作的窘况,街道层面也无能为力,他们面临同样的困扰

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的社区文化工作在南京小有名气,他们的大爷超模队不仅得过区、市、省里各类社区文化表演的大奖,还引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滨湖街道的文化站不仅自己有一支文艺队伍,还经常为全市各地的社区文艺人才提供表演的机会和舞台。滨湖街道文化站的少儿曲艺培训也是有声有色,培养了许多少儿曲艺人才和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尽管取得这样的成绩,但滨湖街道负责社区文化工作的工委副书记俞宁也表示,这一成绩得益于街道自创的鼓励社区文化发展的机制以及相关人员的激情,他们同样受到社区文化投入不足的制约。从目前情况看,街道和社区为了配合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每年需要举办大小社区文化活动四五十场。由于现在物价水平较高,即使一些人员投入全靠社区、街道干部义务劳动,但是光舞台、背景板及物品消耗、交通费用等,一场大活动至少需要两三万元,小活动也得两三千元,由于这方面的投入不足,街道和其关社区只能通过挤压办公经费、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渠道加以消化解决,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固定支持,所以每场活动都办得比较艰难。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城市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等等。其中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能使居民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受教育中获得快乐,具有情感交流、价值引导、凝聚人心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等各个领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江苏省第12次党代会据此提出,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该从政策和制度上来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建议一:政府要明确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

在区域建设规划中就要充分考虑居民公共娱乐设施的建设,比如广场、多功能礼堂等等,给以蕴育和展示社区文化成果的场地与平台,让优秀的文化基因在社区的层面上就得到展示和发展。与我们同属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并且得到国家和大企业的大力支持。

建议二: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

南京秦淮区秦虹街道乔虹苑社区党委书记张国胜说,目前,政府用于基层文化的资源多数集中在社区以外的部门和团体手中。这些部门有能力有资源,但他们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活动,如送文化进社区等,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与自下而上的需求匹配,且缺乏长效性,因此社区居民觉得与已无关。而社区的草根文艺团体没有行政单位对它直接干预,以自身需求为主,所以和群众文化娱乐需求对接得更为紧密和默契。

据粗略统计,仅南京主城区的700多个社区中,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团队起码有2000多个,这是一股非常可观的文化建设力量。为了能让这些草根文艺团体得到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增加对于社区层面的资金投入,拨出一部分专款,专门用于社区文化活动。美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给予了有效的支持和充足的活动经费。

建议三:从政策层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捐助社区文化建设。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社区文化建设大多得到了企业的有力支持,解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我们也可以尝试从政策层面来引导企业捐助社区文化建设。比如,企业如果拨出专款捐助社区文化活动,就可以抵冲一部分税等等。

建议四:积极而实在地探索社区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新模式。

一些发达国家因城市社区建设较早和社会经济实力雄厚,社区文化建设比较成熟,其推进历程和经验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在这些国家的城市中,社区文化有的以居民自创自享为主,也有政府倡导、群众自娱自乐共同促成的模式,有的国家注重公益文化教育投入和非赢利组织的捐献,有的国家则是文化工业加产业化运作。我们也应该鼓励甚至责成相关部门来研究探索适合我们国情、省情、市情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比如,前面讲到的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是否适合推广,要有一个实在的研究结果。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