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关于“加快推进长江深水航道上延南京工程 带动江苏沿江经济“十二五”蓬勃发展”的 提 案 背景: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的称誉,长江干线航道途径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沿江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交通部深水航道建设主要聚集于江苏南京以下直至长江口。 长江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优势,长江水运可谓是“流金淌银”,各沿江省市无不倍加重视,竞相开发。 国务院对长江口的综合治理及对长江深水航道的开辟和建设非常关注,十分重视。经国务院批准,一期工程于1998年1月27日开工,2000年3月下旬,一期8.5m的目标水深提前实现;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28日正式开工,2005年3月29日,10m水深航道全面贯通;三期工程于2006年9月30日开工建设,于2010年3月实现长江口深水航道12.5m的目标水深。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战略决策以来,长江沿江各省市按照中央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协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沿江七省二市已经集聚了我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三峡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施,长江水运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10年3月14日,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三期工程交工验收,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效益凸现,上海和江苏地方经济为直接受益者。据预测,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交工验收第一年,其产生的航运经济效益有望达到141亿元,比10米水深航道时增加了34.06%。 “十二五”期间,国家和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适时推进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到南京建设,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政府于2010年10月11日在南京会谈商定,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部省共同出资推进项目建设。2010年11月扬中口岸直水道的整治拉开了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到南京建设的序幕,随后张家港福姜沙水道也开始了整治。建设期约为2年。 2011年1月8日,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试通航。实现了深水航道上延的第一站。 长江下游南京至太仓段全长约280公里,目前维护的航道水深是10.5米,要实现12.5米水深目标,最主要的是要对这段航道上的仪征、和畅洲、口岸直、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6个水道进行系统治理,该部分需整治航道长度约占总长度的6%左右。 分析: 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到南京后,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港,同时可满足第五、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乘潮通过,南京港交通枢纽地位将大大增强,江苏沿江已建80多个5万吨级泊位能力得到更大程度释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并能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海港化运输服务,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 议: 提案如下: 加快推进长江深水航道上延南京工程 带动江苏沿江经济“十二五”蓬勃发展 鉴于,长江深水航道的建设,极大的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货运吞吐能力、加快了水运节奏,实现了上海、江苏“通江达海”,大幅度降低了物流成本,带动沿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对我省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建议,省政府在去年推进“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南京专题会议”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省市领导和工作班子,紧紧依托交通运输部专业领导,依托长江航道局、长江水利委员会等专业设计和施工,协调海事、环保等外围部门配合加快推进长江深水航道上延南京工程,全面展开6个局部水道整治工作,争取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从而带动江苏沿江经济“十二五”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