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市职业大学的现状和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历程 (一)扬州市职业大学的基本状况 目前,扬州市职业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5,000余人,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专科学校;教职员工1,500余人(含后勤总公司400余人);校园占地1,063.1亩,分7个校区,其中主校区772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8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达到1亿元,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59,500平方米,签有协议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50多个;学校固定资产原值约8亿元人民币;学校有专任教师750人,其中41.9%的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42.5%的人具有副高级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近五年,学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特色专业5个;教师取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4项,发表学术论文1,58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80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3篇),编写出版各类著作47部,取得国家专利8项。 2007年初扬州教育学院和扬州职业大学合并办学,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明显上升,社会声誉逐年提高:高考招生录取最低分稳居苏中苏北同类高校首位;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约率高出全省本专科高等院校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领先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 学校积极遵循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方针,设有81个主要面向扬州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为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高等专门化人才。“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与扬州市科技局、邗江区、开发区和广陵信息产业园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组织学校科技工作者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达8,000多人次;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超过10万人次,其中大规模活动200多场次。 (二)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历程 2001年扬州市决定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办学,以建设新校区为标志,开始了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历程。2003年5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向江苏省人民政府呈送了《关于成立扬州科技学院的请示》【扬府发[2003]70号】,请求提升现有扬州职大的办学层次,建立本科起点的“扬州科技学院”; 扬州市同时成立扬州市筹建扬州科技学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 在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后,2005年扬州市全面启动筹建扬州科技学院工作,市政府再次向省政府请示建立本科起点的“扬州科技学院”。其后,省教育厅领导来校调研,提出扬州应进一步整合市属高等教育资源,同时解决扬州教育学院承成人专科学校的状况,建立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扬州市采纳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建议,做出了整合扬州教育学院和扬州市职业大学的决定。省教育厅收到扬州市政府的决定后,立即派出专家组来校考察。经考察,省教育厅专家组认为,两校经整合,基本具备了组建本科层次扬州科技学院的条件,同意扬州组建本科层次的扬州科技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政府同意并于2006年向教育部具函请求同意设置扬州科技学院。2007年扬州教育学院与扬州市职业大学实现实质性整合。 然而,国务院在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院校,扬州科技学院的筹建工作因此被搁置。 此后,扬州市非但没有放松筹建工作,而是努力加大投入,艰苦创业,勤练内功,提升学校内涵,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要求,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拟在创造更加完备的条件。 二、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形势分析 扬州地处我省中部,长江以北,是苏北的“桥头堡”。在扬州组建一所应用性本科学校将对苏中和苏北地区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江苏南北差距,对于区域均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省规划上具有合理性。“十二五”期间,在扬州筹建扬州科技学院还面临以下诸多有利条件: (一)扬州科技学院将具有两次机会升格为本科院校 根据教育部现有院校设置三年一个周期的做法,“十二五”期间,扬州科技学院和省内其他有关高校将有机会在2012年和2015年两次机会申请办理院校设置事宜,我省累计将有6-8所院校可作为备选对象供教育部专家组考察。与其他省份相比,在“十一五”期间,我省无一所专科院校升格,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领导认为,“十二五”期间,这种状况有可能有所改变。预计我省将有可能3-4所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二)高职院校设置已经出现转机 “十一五”期间,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了严格执行,但多年冻结职业院校不升格产生的压力日渐加大,全国尤其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举办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需求明显增长。“十一五”期末教育部院校设置政策因此有所松动,2009年全国已有一所职业大学(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和24所“高工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三)教育部决策将更加符合实际 教育部对教育领域令人民不满意的问题进行了多项专题调研,“十一五”期间不允许职业院校升格引发的职业教育界的不满已经引起教育部的重视。2009年院校设置政策松动表明,教育部将更加注重民意,更加务实,更加尊重地方发展需要。 (四)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符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将全省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保持在8:54:38左右(2010年全省的这一比例大约为6:51:43),而稳步发展本科教育、把具备条件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将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我省少部分符合条件的老专科院校举办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符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五)两所学校整合组建本科学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十五”期间,扬州市政府在经济方面给学校发展大力支持,市财政对学校的投入总计达6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完全达标的新校区。 其后,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建议,扬州市先后完成了扬州职业大学与扬州教育学院的实质性整合,完成了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划并付诸了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管理水平不断上升。考虑到资源因素,拟组建的扬州科技学院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0,000至12,000人左右,这对于两个均具有30年以上从事普通专科教育的学校整合,组建一个新的应用性本科学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三、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主要困难 从2009年起,教育部原则上尊重省级政府对本省高等学校规划布局的意见,主要从高等院校设置的数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专家考察和评审,最终由院校设置委员会投票表决。因此,根据惯例,需要由省政府推荐3所拟设置高等院校名单供教育部专家组考察。 尽管组建扬州科技学院曾经成为“十五”和“十一五”省政府和教育厅的意见,但由于受到众多因素影响,2009年未能列入我省推荐名单。而对列入名单的院校,教育部专家认可度不高,2009年我省推荐的三所院校仅一所高校获得通过。 扬州科技学院难以纳入省政府限额推荐名单已经成为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主要困难。 四、建议 (一)将组建扬州科技学院纳入我省“十二五”院校设置规划 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我省研究制订 “十二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在省政府和教育厅的指导下,围绕既定的组建扬州科技学院建设目标,将扬州科技学院纳入“十二五”我省本科院校设置范围,使我省高等学校设置重心向苏中和苏北倾斜,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二)进一步加强对筹建扬州科技学院的支持和政策帮助 针对我省组建本科院校的需求实际,建议省教育厅对纳入规划拟组建本科院校的专科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师资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诸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使其在内涵建设方面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例如,可以参照国家示范院校的政策支持,等等。同时,对市级地方政府和院校给予筹建本科院校方面的指导,力求教育部专家考察评审通过率得到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