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我省早在《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不断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和品位”的具体内容。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当前,江苏在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同时,正在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文化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江苏大地蓬勃兴起。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了文化化的全新趋向。 去年省委在《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努力与江苏“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兴起的一门新兴企业管理科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企业的内在动力及凝聚力来源于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能调动员工和企业最大的能量,担负起责任,创造卓越。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更是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和企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建设经济强省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如果没有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企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是难以实现的,经济强省建设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无论从建设的经济强省内在需要来看,还是从建设文化强省的内涵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和冷淡的。 一、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工会、工商联组织和企业文化学会等民间社团组织等共同参与推动下,我省部分企业和企业家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工作举措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应不断彰显,企业的凝聚力、生机活力、竞争力不断提升。涌现出像雨润集团、红豆集团、苏宁集团、太阳雨新能源集团等一大批依托企业文化实现了企业健康并持续快速发展的示范企业,我省企业文化建设走进全国先进行列。涌现出了一批象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学会这样全国先进社团组织,也造就了一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和组织者,成为我省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建设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的宝贵财富。 尽管我省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省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实际发展情况与省委、省政府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尚有较大差距。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关注程度、指导的力度、扶持的力度都还亟需提高。研究文化产业的多,研究企业文化的少;关注扶持大文化产业建设的多,关注扶持企业文化建设少;关注扶持艺术创作出精品多,关注扶持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少;关注扶持有影响、大场面的文艺活动多,关注扶持到渗透到企业内部文化活动少(其实许多企业内部的每一次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艺术效果到实际经济和社会效果,都常常是各级领导所参加的文化活动难以达到的)。至今我省尚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关于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相关实施意见,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工会、工商联虽然也参与一定程度的指导与组织工作,基本上还是企业自发的、松散的、自顾自的发展状态,党委政府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亟需加强。已实施十年的《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即将在省人代会上通过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本里对有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经济强省中的重要作用和工作定位、目标任务的内容都仍有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地方。 其次,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社团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关注与支持力度还加大。一些社团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常常在注册前听一次汇报,以后就没有任何事了。许多企业文化的社团组织在没有任何政府资金扶持的情况下,租赁在简陋办公场所办公,还承担着许多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凭着组织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对企业文化的挚爱,默默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无私奉献。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学会17年如一日,先后为全市2万余名企业干部、员工提供学习企业文化的机会,总结了许多企业发展成功中文化建设的有情有意的典型和经验,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成为连云港市甚至全省企业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最有活力、最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社团,也成为我省部分活动多、效果好的民间社团组织的一个缩影。他们实际承担着建设文化强省、经济强省,建设美好江苏的历史重任,他们应得到党委政府更多的重视和资金、政策扶持。 再次,我省各地企业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综观我省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总体上,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长期参与各类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的企业,整体素质较高。但呈现两个“极端”:一些上规模的企业,由于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高,他们较重视企业文化,因而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则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他们普遍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有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认识上仍处于朦胧状态,缺乏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和运作的能力。因此,江苏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力普及和持续提升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我省企业文化软实力整体提升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建议省委宣传部、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工会、工商联等职能部门和单位组织相关力量联合开展对我省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也可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委托相关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作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江苏省“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我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分工,建立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经信委、文化、财政、工会、工商联等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2.建议省政府财政预算能安排企业文化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扶持应当象对企业科技项目的引导扶持一样,每年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去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把每年度政府在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课题的深度研究和重要活动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鼓励有人才、有经验、有积极性的各类企业文化社团参与工作。 3.建议省委宣传部等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建议省相关部门能充分发挥各类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人才优势、组织联络优势,支持并联合举办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从而创造更多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为促进全省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建议省委省政府或安排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对能体现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表彰(向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纳税大户、就业大户企业一样给予表彰)。 4.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建议宣传主管部门能按排主流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做出专门年度安排,以确保宣传的制度化和持续性,不断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提高全省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总结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汇集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并加以推广,用我省企业的先进文化建设典型引路,来促进和加快我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