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一、食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涉及社会安全和稳定,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国1995年就颁布实施《食品卫生法》,2009年又通过《食品安全法》,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督制度。总体上说我国各地的食品安全是好的,如无锡市2009年食品安全合格率达96.8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但问题也很严峻。随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从牛奶中检出三聚氰胺到海南毒长豆、山东毒生姜、南京毒龙虾,人们感到防不胜防、惶惶不安,已经不知道吃什么是最安全的,说我国正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一点也不为过。 当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超标(如毒长豆)、农产品流通中使用有毒化工原料作表面处理(如毒生姜、毒蘑菇)、在饲养业中违规或不规范使用动物饲养添加剂(如瘦肉精)、食品加工中使用有毒添加剂(如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馒头中的吊白块)或添加剂超标,副食品生产流通中的制假售假(如假牛肉、假果汁饮料、假酒等)餐饮业中不按卫生规范要求消毒(用洗衣粉清洗龙虾)等。从无锡的情况看,2010年,无锡朝阳蔬菜批发市场共销毁有问题蔬菜335件、23074公斤。无锡工商部门共取缔无证经营户866个,捣毁制假窝点4个,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35起,查获假冒过期食品7732公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食品安全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如何让市民吃得更放心,这一问题覆盖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涉及千千万万的食品生产、流通企业以及餐饮单位。产生以上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有关部门的制度不严、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强。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从事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单位、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利益驱动下,那些为蔬菜、动物饲料、食品中“投毒”,以及制假售假的人并非不知道它的危害性,事实上他们并不食用经“投毒”的食品,但却心安理得地把有毒商品卖给别人。 人们常说“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张小餐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固然和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力有关,但也不尽然。面对成千上万没有食品安全理念和责任感的食品生产者、流通和销售者,以及数以亿万次计算的食品交易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仅仅靠少数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必须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狠抓食品安全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处罚力度外,对食品的制假售假、食品加毒要严查、重罚,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食品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从事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维护食品安全的自觉性,引导他们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树立牢固的守法理念,把维护食品安全作为自己的职业良心、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此,我们建议江苏省在全国带头开展“2011江苏省食品安全年”活动,以此为抓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扎实推进我省食品安全的全社会监管工作。 二、对开展“2011江苏省食品安全年”活动的几点具体建议 1、指导思想和目的。通过“2011江苏省食品安全年”(以后简称食品安全年)活动,在全省集中一段时间从农村到城市,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法》的普及教育,对各地各级各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进行一次大检查,大力宣传维护食品安全的优秀典型和著名品牌,严肃处理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违法事件,为全省的食品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2、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为把活动扎实开展起来,建议成立由省主要领导负责,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步骤。 3、建议由有关部门编写《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材料,运用法律原则和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对全省各行各业,特别是对从事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单位业主和全体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食品生产、流通行业是良心工程、道德行业,为食品质量安全高度负责的理念。 4、把思想教育和健全监管制度结合起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全面检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包括质检、工商、卫生、农林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均要各自排查问题,完善制度。特别要抓紧把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起来,以县市平台为基础全省实时联网,形成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5、在开展食品安全年活动中要注意发挥行业组织及农村专业协会的作用,对于素质较好协会和专业协会组织,可由政府部门委托他们对业内企业和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制定食品安全自律公约,并赋予他们辅助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业监督的职能,同时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 6、通过食品安全年活动,在全省表彰一批食品安全放心蔬菜基地、养殖基地,以及食品安全放心企业(包括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