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走出去"不是出去考察,更不是去旅游。 "走出去"是"寻找出路,谋求发展,赚取利润"。 "出路"何在?"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首先要有眼光向外的睿气,敢于出去的勇气,才能闯荡世界,创出一片新天地,走出一条更快发展的通天大道。如果眼光盯在眼皮底下那一小块地方、蜗居在狭小的环境里,小富即安,"等、靠、要",那么企业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可能会路子越走越窄,最后可能会"无果而终"。 我们建筑业可能是最早走出国门的行业,早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援建亚非拉",建筑是先行,但那时是无偿的。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公司做外国大建筑公司的分包,到过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但那是赚取分包利润很有限。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公司通过国家考核,取得了外经权,如虎添翼,把工程做到了北非,北欧等国家,近年又瞄准东南亚,投资柬埔寨的旅游业,建设日月湾渡假村,采用了总承包的模式,从购买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到交钥匙,全部由承包商负责。 尽管国内建筑市场规模很大,但是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太多,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一时难以缓解,低水平的竞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作为有国家总承包资质,又有外经权的公司,应该眼光向外,以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国际建筑市场去发展,这是今后一百年内,我国建筑业的领军企业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海外的建筑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地域形态分析,像北非、中非、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国家,正处在发展期,有大量的建设项目;从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像阿尔及利亚等能源生产国,现正急需改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市民居住条件、交通设施等建设。东南亚的国家像新加坡、印尼、柬埔寨、泰国等也都面临着发展和提高的建设任务,对施工企业的需求很大。 我国的大型建筑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是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本地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技术领先;三是装备先进;四是资金能力较强;五是报价合理。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我们应眼光向外,抢抓机遇,敢于和善于大踏步走出国门,到境外去拓展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建筑公司在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品牌声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向跨国公司阶段发展,必然要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据我从事建筑业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通过对欧洲、非洲、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国家地区的考察的认识,我感觉建筑公司要以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就是要以"总承包"的形式去境外承接工程任务,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江苏是建筑大省,但还不算是建筑强省,不强的原因是:江苏的建筑公司还没有占领技术和资金的高地,只是依靠"能工巧匠"在劳动力规模上占有优势。江苏省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扶持几家能和"中"字头大公司或国外跨国公司竞争的、在前沿高端技术、先进设备配备、资金能力上组成"航空母舰"出海。由政府出面当"红娘",选择基础好,品牌响的建筑公司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育。重点是人才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资源整合,这个整合可以借用市场规则,但更应该使用政府干预的行政手段,快速整合,快速壮大,快速地大步伐走出去,在境外凭借这些大公司去作高端竞争,获取超额利润,这是做强本省建筑业的强有力的措施之一。如果依靠单纯的市场手段来自发地壮大公司实力,将会花很长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面对外国成熟的跨国公司的挑战,我们只有采用半市场半行政手段的方法,迅速整合建筑资源,形成竞争力,才能在同一起跑线与对手比赛,否则就只能做外国人的"分包",吃别人的"剩饭剩菜"。 2、在融资问题上给予扶持。对承接境外大工程项目的公司,在贷款的规模、担保等方面给予政府优惠,加快和促进资金的境外流动,增加资金的年循环次数。使建筑企业承接境外工程项目上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加强银行对资金流向、使用的监控,确保安全,做到企业、政府的"双赢"。 3、在海关、商检等环节上给予专项政策,加强服务,放宽限制,使材料、劳动力、工具设备等顺利出关到达工地,促进施工进度,也是一种政策保护,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境外竞争力。 4、提供境外工程项目通过合同条款的培训,和当地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的培训服务,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法制意识,学会依法挣钱,依法保护自己。政府的主管部门运用掌握工程所在国的基本国情的优势,来加强对出国建筑公司的培训服务,也是维护国家的形象和维护所在国市场秩序的必要措施。 5、利用政府主管部门境外的工程信息多的优势,定期向省内企业发布境外工程招标信息,为合格达标企业自主选择投标,建立一个信息渠道。在这些信息中,应以发展中国家或利润率高,门槛相对较低的建设项目为主。作为国内公司则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战略发展规划,有选择地承接任务,这也是建筑公司大踏步走出去的措施之一。 6、对省内的建筑公司承接了境外工程后,要考虑采购价格的优惠和税收的优惠。如大型的搅拌设备、起重塔吊、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的价格可以考虑下降,税赋可以降低等。这样通过减轻出国公司的负担,鼓励企业大胆大步走出去,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到境外去换取较高的利润。 总之,大步"走出去"的战略和实践,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可锻炼队伍、获得经验,又可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还可以赚取利润,为增强国力赚取利润。在企业和个人富起来的同时,国家政府也得到了相应的报酬,通过缓解就业压力、政府还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这样利国利民利社会的事,我们应该重视并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