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康有为曾说:"夫强者有二:有力强,有智强。虎豹之猛,而制于人,……是智胜也。"但是智慧不能只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因为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也就是说,社会要健康发展,基础是所有国民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目前,我们的新闻宣传资源可分为印刷与电子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报纸在印刷资源中占的比重仍是最大的。如2008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中,报纸用纸占总量72.44%,定价总金额达317.96亿元。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党报,大多由各单位分派订阅,很少像"晚报"、"晨报"、"周报"、"都市报"一样从街头报亭走进千家万户。从我省来看,情况亦相似, 如《新华日报》为省委机关报,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报,目前国内外总发行量40万份,而集团主办的《扬子晚报》,最高日发行量超过205万份,进入了世界报业前30强,另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创办的《南方周末》,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不仅是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营销大奖的中国报纸。我省各级党报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与主导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就应努力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为改变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用公众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与表达思想。 有些党报给读者留下了"面目呆板"、"枯燥乏味"的印象。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说,我们现在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不仅外国人听不懂,一般的民众也不接受。目前,网络是最直接反映公众声音的媒体,以网民揭露"躲猫猫"和"房产局长抽天价烟"事件为例来看,大众媒体在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由人民日报社建设的人民网推出的"E两会"风行网络,拓宽了"草根"参政新渠道,此办法我省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可以借鉴。同时,各级党报可向网络和畅销报刊"取经",甚至可以转载一些优秀稿件。如2008年底次贷危机开始蔓延不久, 深受大众喜爱的《读者》杂志,就及时发表摘自网上"天涯社区"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前因后果》一文,用最浅显的语言,把相关情况清楚地表述出来。如果证券投资者能从主流报纸了解他们在买些什么,可能就会缓解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二、加大监管力度,杜绝虚假信息。 2008年遍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之过?《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的作者比特纳曾是一名次级贷款人,他发现,次贷行业的"真谛"是"用鸡屎做鸡肉沙拉"。次贷重新包装后,本质还是劣质商品,但是有了名人和企业的推荐,可望高收益的投资人就会购买。可以说由于人性的贪婪,次贷活动每个环节上的参与者都在自欺欺人,就像皇帝的新装,看似典雅又美丽。美国追溯"金融海啸"源头,发现是监管体制中的漏洞助长了金融市场的危机。在我们的主流报纸上,也曾出现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大企业过度吹嘘产品或报喜不报忧等现象,若不进行反思与改革,也难免危机之扰。 三、普及知识,启牖民智。 《大公报》创办者英敛之说:"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科学功能的认知程度。人文素养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品性与人生观。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和正直堪比黄金。此次金融市场的危机,实际上是抵押贷款行业集体性地失去目标、迷失方向,最终引爆了这场美国现代史上最严重的信用危机,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我们的主流报纸,不仅要向公众提供知情机会,同时也可以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发表普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文章,以便使公众增强辨别是非与价值判断能力。 四、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各级党报应成为反映民意的窗口。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媒体听取民众声音,使公共性政策的制定与推行更符合民众的意愿和要求。建议各级党报开设公众关注焦点问题的相关栏目,努力表达他们的心声。哪怕有争议的问题,如高考方案,拆迁方案,公交、地铁线路布局,医疗改革,食品营养搭配,等等,只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且申明文责自负,都可以选择性刊载。 《周易》中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回望历史,我省的《新华日报》前身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有时被迫"开天窗",但由于确立了"为人民讲话,让人民自己讲话,讲人民自己的话"的宣传方针,所发文章不仅能始终面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而且充分展现资料翔实、分析透彻、文采飞扬和富于哲理的鲜明风格,因而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并且经常为外国通讯社所转载,直到今天还被网民们在网上转发、点击。因此,只要努力用公众可以接受的话语反映人民的真实意愿,用思想深度感染人心,各级党报完全能够打造成获得公众广泛认可的主流媒体。当"正面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各种危机影响也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