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中医学理论研究水平和促进学术进步,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探索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2001年8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从招收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的试点工作。培养方案中规定学习期限共五年,前两年按要求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以及科研与临床能力训练,各项考试、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经过三年的培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这类学生通常被称为"非医攻博"。 攻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非医攻博"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均获得了文、理、工科等不同专业的学士学位,有的已是公务员或老师,他们充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热爱,并希望在中医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深造,更多的是希望成为具有中医行医资格的临床医生。自2002年起至今,该校共招生此类研究生70余名,已毕业28名。但依据我省的有关规定,此类研究生不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导致已毕业的研究生不能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一些中医药科研院所也因为他们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认为他们缺乏临床能力而不愿接受,因此就业形势十分艰难;在读的"非医攻博"研究生因为看不到就业前景而不能安心学习。 然后,通过对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办学初宗、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学生能力以及兄弟省份做法的考察,建议我省应当允许"非医攻博"中医专业的研究生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理由如下: 1."非医攻博"中医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具有中医科研与临床双重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中医人才,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则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国家卫生部并没有规定此类学生不可以报考医师资格,而且当初的培养方案中提出"在校期间按有关规定享受研究生待遇;获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者,毕业后经过一年的临床实践,可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非医攻博"中医专业研究生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课程,包含了本科阶段的所有基础课程,又增加研究生阶段课程,并经过系统的临床训练,所以应该至少具有和本科生一样的报考资格。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只要通过,就能证明他们具有行医的资格和能力。至于可以进入什么样的医院,应当由用人单位来决定。 3.全国具有"非医攻博"招生权的四所高校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非医攻博"研究生在毕业当年就可报考广东省组织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100%,有的进入医院工作后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一些省份如安徽、山东、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允许"中医基础类"专业的研究生报考医师资格,因而我省有少数"非医攻博"毕业生到安徽等省参加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