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8-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交通拥堵是世界大城市中多发常见的"城市病"之一。交通拥堵造成的社会代价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缓解交通拥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南京的城区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为此我们就缓解南京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注重南京市过江通道的合理规划 加强"城市内部过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如长江一桥、纬三路过江隧道、地铁西延过江通道等)是当前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需。加速这类南京主城与江北过江通道建设,这对于吸引我市大批企业和市民过江"安心定居"、快速带动江北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南京经济向更高层次推进,更迫切、更有效。 建议省委、省政府及南京市委、市政府及道路交通规划部门,在规划和实施"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城市发展的大战略过程中,高度关切现今南京市内过江通道不足、过江交通不畅的现状,优先并加快南京市内部过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 二、调整过江通道的管理机制 如今长江一桥的拥堵,除路径优势外,不收过桥费无疑是重要原因。 建议加强对南京市过江通道管理机制的研究和改革,拿出决心和气魄,尽快实现"首先撤除所有过江通道收费站、进而撤除南京全境的境内收费站、最终形成外围收费、域内无站的收费格局"。 三、区县政府要对治理域内"交通堵点"负总责 除典型结构型交通堵点外,分布于全市大大小小的"堵点",几乎都与占道经营有关。 建议学习鼓楼区政府顾全市内交通格局、取缔"马台街"马路夜市、彻底解决这一堵点"顽症"的大局意识,要学习下关警方果断取缔建宁西路与惠民大道交界处"占道经营的非法水产批发交易市场"这种"露头就打"的负责精神。针对"交通堵点"近年来已成南京城市管理"一患"的客观现状,建议区县政府应把"整治域内交通堵点"列为全年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年年抓、抓几年,出成效、出常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四、公安交警部门要当好整治"交通堵点"的主力军 一是要动态"寻点"。各交警大队不但要对辖区内的"堵点顽症"了如指掌,还要对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随时出现的新堵点心中有数。要像南京交警一大队那样,时刻做"有心人"。如他们针对新出现的珠江路早晚高峰不堵、平峰却堵的"怪现象"非常重视,为此进行了数天的蹲点调查,发现是司机争抢车道所致。立即采取"在平峰时派警值守、严处争道行为"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新出现的路堵现象。 二是要不懈"治顽"。对辖区内的"交通堵点"要像交警六大队那样,针对下关西站和龙江路段在晨高峰期间经常路堵的"顽症",立下"军令状",勇啃"硬骨头",不仅进行了数天强力度的突击整治,还采取了与当地政府部门、与沿路单位协调等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疏导和强行规定,并在突击整治后坚持在重要地段、重要时段派警值守,反复治、治反复,维持整治成效,实施常效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