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发布日期:2022-08-02 15:43 来源: 《江苏政协》2022年07期

激扬青春点亮科技之光

——记省政协委员谢婧婧

文/ 邵 坤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战场,她是勇攀高峰、奋楫潮头的年轻科学家;在书香氤氲的大学课堂,她是源清流洁、良工心苦的耕耘者;在参政议政的政协平台,她是敢于担当、积极建言的省政协委员……

  谢婧婧说,天天在一个窗户边上看一个风景,只是一段真理;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的风景、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就需要做好更辛苦的准备。但她大多数时候还是很享受这个状态,因为演绎好每一个角色,是她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她也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大学就读于南大化学系,美国留学读的是结构生物学,博士后是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究药学,回国之后又做生物化工,在先后涉猎过很多学科方向后,谢婧婧最终选择的微生物电合成也是特别前沿特别交叉的学科。得益于宽厚的学习积累和开阔的眼界,她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思考并投入科学研究,在不同的项目中都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谢婧婧的实验室里,微生物们正在努力地进行着各种物质转化。指着一排排插满导线的玻璃容器,谢婧婧说,这一微生物电合成技术既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人类未来移民太空所需的能源化合物和氧气;也能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土壤调理剂,应用于盐碱土壤的修复与开发。既将目光落在九天之外,走在世界前沿,又致力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需求,扎根国计民生。

  十年前,谢婧婧着手开始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开启了利用微生物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科研之路。她敏锐地意识到到微生物转化可以运用到厨余垃圾处理,早早地便开始布局,形成了用混合菌群做催化剂、将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的技术路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她欣然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国家科研政策相一致。

  谢婧婧开始做厨余垃圾的时候,南京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她敏锐地感到这个是大势所趋,所以早早就作了布局,在早期已经筛选到了一些高温耗氧、除臭一体化的混合菌群。当企业找到她去做的时候,她手上已经有了基础数据以及催化剂。因此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她所带领的团队就成功地摸索出了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的菌剂和工艺。在南京冬天最冷的时候,能够在不添加热源的情况下,通过菌剂的自发热将厨余垃圾发酵至70摄氏度的高温,杀死垃圾中的各种虫卵和有害病菌,并实现有机物腐熟和臭味控制一体化完成,得到了委托企业的高度认可。在南京市垃圾分类一周年的时候,她们还将制得的产品回馈给了南京市民,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对于研发出的混合菌群,谢婧婧的团队已经反复做了检测,里面既没有重金属,也没有有害物质,都是达标的。但食品安全毕竟非常敏感,如果现在让用厨余垃圾制成的有机肥直接进入食物链有困难,那就把它做成土壤调理剂和修复剂,对问题土壤进行改良。

  “我希望我能成为《山海情》里面那个卖蘑菇的凌教授,不光要把种蘑菇的工艺教会农民,还要帮他们把蘑菇卖出去”。谢婧婧微笑着说。

  近年来,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致力于工业及环境工程的生物过程中非自发反应体系与生物催化转化体系的耦合与适配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针对国家的“双碳”战略,开发一系列微生物菌剂及材料装备将二氧化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可进一步制备生物基材料的大宗平台化合物,引领学术前沿。

团结各方力量去做好一件事

  一直以来,谢婧婧坚持认为科研尤其需要团队精诚协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做好一件事情。她说,术业有专攻,要形成一项变革性技术,光是在一个点上的突破是不行的,需要一个创新链。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每一链每一环上的支撑要素。

  “我近期正在撰写一个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准备报送给全国政协,就是和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合作,他们分别从生物转化和食品政策法规的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这样可以保证建议更全面更精准。”在谢婧婧看来,只有以做科研的专业态度和协作精神承担政协委员的责任,认真履职尽责、贡献智慧,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得到最大公约数。

  作为老师的谢婧婧尤其重视将这种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她并不太关注学生发表了多少文章,重点要实现机理上的突破。比如说现在要做一个装置,会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说我是化学背景的,或者我是生物工程背景的,自己去看机械、化工原理的书,或者直接去找某位老师请教,要不断完善自己在做事情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你已有的能力能做到什么,这样才能实现有所突破。

  “传帮带是每一位科研人的职责,无论我的工作有多繁忙,只要学生有疑问,我都会耐心地解答。”谢婧婧说,虽然自己从事科研工作,但也兼具师者职责,老师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谢婧婧的鼓励下,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投身科研一线,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用“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谢老师讲课特别幽默风趣,把前沿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把我们带入专业认知领域,让我们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她的学生如是评价。

  “有效传播科学观点和声音,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才能让大家更好达成共识。”成为政协委员后,谢婧婧借助政协这个平台更大范围地实现自己的科普理想。

  谢婧婧说,“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网上经常有相对负面的情绪化议论,有些言论的代入感还蛮强的。我觉得还是要尊重科学,看结论性的语言,不如去看原始数据。”谢婧婧主张在疫情防控中,应及时公布相关数据,找专家对数据成因和趋势作出说明。用数据说话,引导群众从科学角度作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更好凝聚人心,共同抗疫。

当政协委员让我对科研更敏锐

  “当政协委员之后,确实使我对科研更加敏锐。参加政协的活动,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对国家大政方针有更多更敏锐的触角,选取科研线路和科研方向的时候也会往这个方面倾斜。比如,正因为我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土壤修复的讲话,我才更加敏锐地去做这个盐碱土壤修复剂”。

  谢婧婧曾去宁夏考察过当地盐碱地的情况。实地走访,土地的贫瘠和乡村的贫困超越了她之前的想象,她由衷感到有些贫困地区特别需要扶贫技术的输出,而她和团队研发的土壤修复剂大有可为。既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又给土壤提供了营养物质,同时带进去了一些有益的微生物,那么就使整个土壤的微生物菌群发生了变化,这就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结构,使土壤生态得以改良。

  “她在2021年度省政协委员履职考核中名列前茅。专委会的活动尽量参加,每年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很高。”江苏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苏慧军说。

  近年来,谢婧婧结合个人的学术背景和民生需求,撰写出多个高水平提案。2020年撰写民盟集体提案《关于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被列为省政协的主席督办提案,并获得2020年省政协优秀提案;社情民意《保护我国原料药产业链,应对“有限的全球化”的建议》被省委统战部采纳;2021年撰写的《关于推动南京市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获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同志批示;撰写的《关于重视现代遗传改造技术用于食品和饲料领域的相关法规建设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纳;2022年撰写的社情民意《关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若干建议》《坚定贯彻“动态清零”方针,科学打赢新冠病毒狙击战的建议》均被上报全国政协……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立己达人,奉献社会,荣誉的光芒有多耀眼,责任的分量就有多沉甸。谢婧婧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