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谈什么。今天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们在共享议事室集聚一堂,就是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可以介绍企业资源,可以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近日,徐州市云龙区彭城街道召开“相伴同行,共荣共赢”园区协商议事会,5位政协委员、11位企业代表和街道职能部门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聊想法、话发展、提对策,气氛轻松又热烈。一个个“金点子”争相迸发,最后,就助力园区发展达成了共识。
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共享议事室里的这场议事会,是云龙区各级各类协商议事会议的缩影。
云龙区政协扎实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思想认识、提质拓面、平台功能、制度建设、协商成效、协商能力等方面的巩固提升,引导委员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不断增强“有事好商量”品牌的辐射度、显示度,真正把协商议事室打造成联系群众的新载体、反映民意的新渠道、凝心聚力的新纽带。
在深度上下功夫。阵地建设力求更“深”,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在街道社区协商议事按时序进度推进的基础上,实现界别协商议事全覆盖,区政协委员参与协商议事活动全覆盖。在政协委员进社区的基础上,将全区政协委员纳入网格。通过“政协委员进网格”,推动委员力量再下沉、资源再下沉,做到委员参与全覆盖,有效促进委员融入网格联系群众,线上线下广泛收集民意,及时有效收集议题,提升委员履职主动性、精准性、有效性。树立“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理念,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宽度上下功夫。协商形式力求更“宽”,除会议协商形式外,对临时性事务和涉及面较小的事项,采用灵活多样协商形式,深入社区庭院、楼宇门前、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实地“看”结合现场“说”,使协商更加直观有效。还通过微信群、视频会等方式开展“云协商”“微协商”,推进协商议事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在界别协商的基础上,探索“界别+”协商议事法,聚焦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充分发挥界别专业优势和委员智力优势,通过“界别+街道”“界别+社区”“界别+园区”“界别+企业”等方式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根据议题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其他界别委员、议题涉及部门人员以及界别群众参加,做到建言资政有分量、凝聚共识有力量,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建立共享议事室,把委员履职、便民服务、接待群众、协商议事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新载体、凝心聚力的新纽带。
在力度上下功夫。2021年以来,云龙区各级各类协商议事室共开展协商议事570余次,推动解决问题600余个,有效助推了发展、惠及了民生、促进了和谐。组织高质量培训会、观摩会和推进会,收集编写2辑典型案例,精心制作2集《有事好商量》专题片,“界别+”特色做法、园区典型案例被江苏省政协相关书籍收录。通过协商议事,老小区成功加装电梯、解决楼道照明等80余个协商案例被各级媒体平台报道。
云龙区政协把协商议事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着力协商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筑牢为民服务的鲜明底色,持续擦亮“有事好商量”金字招牌,彰显惠民生、暖民心、聚民力、促和谐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