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概况 /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概况 / 规章制度
发布日期:2019-04-12 16:01 来源: 本站原创

  

  (2019年4月11日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八次主席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全国政协、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和机制的要求,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现就省政协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贯穿政协履职的全过程,一方面要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提高质量,引导各界委员有序表达意见诉求,积极建言资政;另一方面要协助党委和政府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工作,最大限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2.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协性质定位,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质量导向,促进各项履职活动从偏重数量和形式向注重质量和效果转变;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政协协商民主的生机和活力;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努力营造良好履职氛围。 

  3.把握好两者关系。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的应有之义,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建言资政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建言资政质量,有利于凝聚更大范围的共识、增进更为广泛的团结;凝聚共识做的是凝聚人心的工作,解决的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建言资政。 

  二、广泛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不仅要凝聚政协委员的共识,还要通过政协委员向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和社会大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从而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正本清源、培根铸魂,筑牢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轴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动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不断增进“四个认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由省政协党组成员分别牵头组成若干学习座谈小组,以自学为主,每季度举办1次学习座谈。同时以专委会为单位,组建10个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主旨的委员学习座谈小组,每季度开展1次学习讨论。 

  2.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提供组织保证。 

  3.举办江苏政协讲坛、建立专题性委员宣讲团。以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为重点,以促进委员“知政明情、同心同行”为主旨,办好江苏政协讲坛。建立委员宣讲团,通过委员的自身经历、专业知识和体会感受,宣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4.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依托各专委会,结合形势任务和思想实际确定主题,组织党外委员、港澳委员分批次开展学习视察,促进党外委员领悟新思想、感受新成就。 

  5.建立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省政协党组成员和机关党组成员、各专委会分党组成员和党员常委,每年要与所联系的党外委员至少开展1次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增进共识,促进合作共事。 

  6.建立健全走访看望委员制度。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到市县视察调研或参加其他活动期间,要采取适当方式看望住当地省政协委员,视情邀请他们参加调研视察活动,进一步密切与委员的联系,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重视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来信来访,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回应委员关切。 

  7.加强与各方面的团结联谊。完善与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的沟通协商、座谈走访、联合调研等机制,发挥好他们在政协中的作用。探索建立联系无党派人士界、宗教界委员机制。发挥少数民族界、宗教界政协委员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做好港澳委员的联系联络工作,每年采取适当形式,向港澳委员宣讲中央、省委及省政协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或重大决策部署,通报工作情况,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工作。 

  8.创新政协联系群众的方法途径。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政协委员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联系群众的“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助力为群众和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着力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努力为改革和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9.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联络方式,推动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 

  10.发挥政协宣传阵地作用。办好用好江苏政协门户网站、《江苏政协》杂志、江苏政协微信公众号以及新华日报《团结与民主》专版等,传播政协好声音,广泛凝心聚力。 

  三、提高建言资政质量 

  坚持把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问题导向,持续在政治协商瞄准大事、民主监督聚焦难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建言的“靶向性”和资政的“含金量”。 

  1.建立协商议政质量体系。研究出台省政协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明确目标要求、路径方法和保障措施。建立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协商议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 

  2.健全完善知情明政机制。定期邀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政协通报情况,为委员建言资政创造条件。 

  3.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各项要求,突出政协特色,健全调研机制,改进调研作风,促进调研工作提质增效。探索设立政协调研基地,每年对视察和调研工作进行评估总结,评选优秀视察和调研报告,拓展调研成果转化渠道。 

  4.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把互联网优势与政协协商特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智慧政协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政协云平台。围绕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和专委会调研课题开展网络议政,围绕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议题开展远程协商,在“掌上履职”APP上开通委员“微建言”,不断丰富委员履职形式,让委员思想永远在线、智慧时刻连线、联系永不断线。 

  5.努力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坚持在参与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参与服务,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 

  6.认真做好专委会工作。适时召开专委会工作会议,研究出台加强专委会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加强专委会建设、提高专委会工作质量作出部署。按照“一委一品”要求,着力打造专委会工作的特色品牌。专委会每年向常委会和主席会议报告工作。 

  7.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突出界别特色,创新界别活动载体,探索和丰富界别协商形式,促进界别协商与其他协商形式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委员活动之家建设,把委员活动之家建成学习之家、履职之家、团结之家。 

  8.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由各专委会推荐在各自领域有影响、履职能力强的部分省政协委员,组成富有政协特色的应用型智库,强化政协履职的人才保障。组织省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从理论、政策和工作层面,对一些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高质量建言资政提供智力支持。 

  9.强化机关服务保障。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四型”机关为抓手,推动机关干部更多一些热情、更多一些创新、更多一些奉献,更好地为工作大局服务、为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 

  10.建立政协工作务虚会制度。每年召开1次主席会议务虚会,对政协工作进行讨论研究,集思广益、推动工作,为建言资政理清思路、把好方向。各专委会可结合工作需要,每年安排1次主任或专委会务虚会。 

  四、推进工作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在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领导下,把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研究部署相关重大任务,研究解决影响双向发力的突出问题,真正把双向发力的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办公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及时跟踪了解、掌握进度、督促检查,并适时汇总情况向省政协党组报告。 

  2.强化工作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机制,提高双向发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双向发力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掌握双向发力的要义方法,努力提高双向发力的质量。 

  3.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市县政协的联系指导,建立健全省市县政协联动的双向发力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鼓励支持市县政协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整合力量,资源共享,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