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新闻
发布日期:2019-03-06 18:00 来源: 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地普及,如今的中国几乎找不到文盲了,但美学教育不足,出现了很多‘美盲’,这必将严重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她的忧虑。她认为,我国已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开展全民“普美”工作很有必要。

  盛小云感到,目前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追求“美”的饥渴感,对美学教育、普及几乎为零。同时,社会上对美育的认知也存在着偏差,认为美育就是对书画、舞蹈、音乐等技能水平的教学培养。人们对美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好看”或“不好看”的层面上。而美育在学校层面上也是个薄弱环节,家庭美育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盛小云认为,加强“普美”教育非常必要: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二是全民“普美”是一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新时期以来,我国在“普美”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三是全民“普美”是新型国际形势下的要求。当下,中国的发展使得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我们在海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全民“普美”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和体魄得到美的熏陶,提高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综合素养,让我们的气质变美、心灵变美、行为变美、举止变美,每个人都能成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代言人。

  为此盛小云建议:

  重视和加强普及美学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推动普及美学相关理论和学科建设,为美学普及、美学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学术支撑。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不忘初心、外求养分、面向未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加强美学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提倡一种全民重视美的风气,将普美和美育工作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形成一股有利于美学学习、教育和传播的社会文化氛围。

  学校应设立具有针对性的美学课程,建立完整的美学教育工作体系, 系统、科学地规划各阶段美育工作任务。

  社会上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美学文化活动,让老百姓在亲身参与美学文化活动中去发现美、学习美、传播美。

  充分利用好媒体宣传平台,努力讲好中国美故事,让世界体验中国美、喜欢中国美、尊重中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