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发布日期:2025-04-18 16:50

文/ 泰州市政协课题组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年来,泰州市政协积极探索人民政协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取得了实践成效,形成了相关思考。

  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泰州市政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坚持把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履职的时代课题,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高度自觉。

  首先,这是坚守政协性质定位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工商联、经济、民建等界别为主体,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大量的民营经济人士,他们地位重要、思想活跃、代表性强,民主党派人士占有较高比例。人民政协发挥优势作用,团结、引领民营经济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是职责所在。

  第二,这是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的务实举措。民营经济在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通过深入调研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态,提出完善民营经济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同时通过切实帮助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第三,这是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内容。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需要针对不同界别特点,通过不同渠道、依托不同平台、采取不同方法开展联系服务。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复杂形势、困难挑战,更加需要人民政协积极搭建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经常性地与民营经济人士谈心交心,真实掌握其思想动态、现实需要,精准有效地为民营经济发展鼓干劲、强信心、办实事。

  二、把握好人民政协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

  人民政协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立足政协性质定位发挥优势作用,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民营经济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人民政协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引导民营企业把自身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增进民营经济人士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共识。

  二是融入履职、双向发力。综合运用政协多种履职手段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把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开展涉民营经济活动时的“前置环节”;事关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制度化列入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议题;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关注的敏感点、风险点问题,开展以团结、引领为主旨的专题参观考察活动等。

  三是问题导向、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工作实效,注重完善相关机制化平台,畅通民营经济人士诉求表达渠道;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寓协商、监督、支持、服务于一体,积极反映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并督促解决;发挥委员资源优势和专长,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解决具体难点堵点问题,切实以助力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检验支持和服务工作成效。

  三、泰州市政协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55”工作法

  泰州市政协坚持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主线,以发挥自身优势常态化服务为着力点,在实践中探索了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55”工作法。

  第一个“1”,是建立“全市企业家委员及经济界代表人士数据库”。在“泰州市政协知名人士数据库”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细分领域,升级建设“全市企业家委员及经济界代表人士数据库”。数据库成员分为10种类型,截至目前达1216名,作为加强经常性联系、了解思想动态、针对性开展工作的重点对象。

  第二个“1”,是搭建一个制度化政企协商平台。根据市委部署,由市政协牵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分行业或专题,举办“政企圆桌协商会”,邀请党政及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协商交流,打造听企呼声、惠企解难和宣传政策、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目前,制度化举办“政企圆桌协商会”已写入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纳入《泰州市关心关爱企业家若干措施》。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17期,闭环式收集、办理、反馈企业诉求279条。近期,泰州市委主要领导参加2025年首场“政企圆桌协商会”,围绕“推动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深入协商交流。

  第一个“5”,是完善“五必访”制度。在以下五个重要时点,加深与企业家委员、经济界代表人士的直接沟通联系: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与民营经济相关的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后;二是中央、省、市与民营经济相关重要会议后;三是中央、省、市出台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后;四是市政协年度全会召开前;五是产业、行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企业家委员或经济界代表人士提出重要诉求、建议时。

  第二个“5”,是依托“政企圆桌协商会”平台,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五项重点机制。

  一是务实高效的协商互动机制。每期活动前,会同有关方面对接了解参会企业发展现状、诉求建议,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共性问题等,做到“调研不深入不协商”。协商会一般邀请1名市党政领导和1—2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营造理性宽松氛围,鼓励企业畅所欲言。深度协商互动。提倡“有来有往”的互动交流,党政部门主动向民营企业了解已有政策落实情况,征求即将出台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对于企业家提出的重点诉求和关切,参会的市党政领导原则上应现场予以回应。

  二是企业诉求的闭环办理机制。抓住“助企解难”这一关键,构建企业诉求“多方收集、梳理汇总、分类交办、限时办结、跟踪问效、反馈评价”的综合处理闭环。每期活动均形成参会企业“诉求清单”,由市委督查部门逐条明确牵头部门,对口交办、限期办结。“政企圆桌协商会”机制切实解决了一批民营企业重点关切,其中不乏征地矛盾化解、厂房手续补办等“老大难”问题。

  三是共性问题的专业帮促机制。通过“四专”,推动解决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即:专题辅导把脉。围绕产业前瞻动态、行业发展趋势等,通过“政协讲堂”形式为企业提供专业辅导。专项政策支持。对于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的重点问题,积极转化为政协专题协商会议议题、大会发言等持续关注。专门渠道反映。针对需要引起更高层面关注的问题,及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专报等向上反映。专家委员服务。组建“委员助企服务小分队”,根据民营企业需求提供专业指导。例如,围绕“支持企业上市”举办的“政企圆桌协商会”,不仅参会企业个性诉求得到解决、2024年成功上市,而且推动市政府完善支持政策,出台支持企业上市10条新政。围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举办的“政企圆桌协商会”,不仅促成相关市(区)签订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置换合作协议,成为打破环境要素县域流动壁垒的全省首创,而且推动了《泰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

  四是贯穿始终的共识凝聚机制。主要包括:定期开展政情通报、政策解读,及时了解企业家群体的“活思想”,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更好把握大势、看清趋势、研判走势;为杰出民营企业家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优待;完善走访慰问企业家委员和定期谈心交心制度,有关重点人士纳入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聘请担任政协工作顾问;积极宣介民营企业优秀经验做法,培塑宣传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事迹等。

  五是多方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牵头、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参会企业重点难点诉求联席会商机制。同时,注重把握频次节奏,严格流程规范,防止增加企业和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