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发布日期:2022-09-27 10:39

扬州市政协主席  陈  扬

   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界别是组织委员开展履职活动的基本单元和重要阵地。扬州市政协致力于构建常态长效界别协商工作机制,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更好履行职责。 

   一、人民政协的特点、责任委员的使命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界别作用、切实加强界别协商 

   其一,这是人民政协的特点宗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以界别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协商,构建起以委员为“个体”、界别为“集体”、政协为“整体”的履职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其二,这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大政治责任决定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集民智、解民忧、聚民心,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有利于人民政协更好地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其三,这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通过界别协商把委员的学习培训、建言咨政和联系群众工作有机统一,委员的理论武装就会有源头活水、调查研究就会有真情实感、协商议政就会有真知灼见、团结合作就会有广度深度。 

   二、在构建“五化”平台、建强履职阵地中推动界别协商常态长效 

   界别协商要成为委员日常履职的重要阵地,在双向发力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常态长效。近年来,扬州市政协积极构建“五化”平台,不断完善常态化界别协商格局。一是列为必经环节制度化推进。坚持把界别协商作为政协全会大会发言和联组协商、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开展前的必经程序,做到没有经过界别协商的议题不上会,大力提倡“界别发言”“界别提案”“界别建议”。这种制度化的安排,推动了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去,提高了查摆问题的鲜活性、对策建议的实用性,促进了重点协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协商议政上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结合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用民主的形式、协商的方法助推信访突出问题解决,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是人民政协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在今年开展的“密切关注群众诉求,助力化解基层矛盾”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中,针对基层社区治理、农民权益保障、生态环境整治、义务教育改革、金融市场规范等矛盾突出的5个重点领域,分别开展界别协商,分析研究社会矛盾背后的体制、机制、政策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和减少矛盾的意见建议。三是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化推进。品牌的影响力对于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提高界别群众参与度至关重要。赋予连续举办近20年的“界别活动周”以新内涵,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每年选择一项重点工作开展活动,今年以“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为主题,组织市县两级政协界别以“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走进社区村组、垃圾中转站和处理厂,宣传政策法规,督查重点工作。创新设立“我是委员我先行”主题活动,发动各界别委员分别开展为产业献一策、为企业解难题、为项目做贡献“三为”活动和“生态环境我监督”“旅游名城我代言”“走百村助振兴”等活动。四是强化融合发展机制化推进。工作机制是界别协商常态长效的重要保障。把界别协商与基层协商相结合,构建界别、界别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议事的工作机制,实行一个界别对应一个乡镇(街道)或园区,科学制定界别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议事、助力基层治理活动方案。今年以来,市县政协界别组织委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80多场次,经济界还组织了政企协商座谈会和银企对接会,推动“稳定经济大盘”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五是坚持双向发力一体化推进。寓凝聚共识于界别协商之中,做到宣传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相结合,提升委员团结引导界别群众的效能,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增合力,努力实现联系一界、团结一方的效果。 

   三、搞好界别协商、提高履职质效关键是要聚焦主责主业、把握中心环节 

   开展界别协商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这一薄弱环节,增强委员理论武装、调查研究、协商议政、联系群众、团结合作的本领,以委员高效能履职推动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质量、“专”水平。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搞好界别协商应做到“五要”: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方向”,政协党组统筹谋划、部署推动,专委会履职小组临时党支部、界别党小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委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界别协商把准正确政治方向;二要聚焦主责主业“扬优势”,提高“善议政”本领,在本界别、本领域现身说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实在在研究群众身边问题,专业高效提出意见建议;三要联系服务群众“深扎根”,增强宗旨意识,经常性深入界别群众,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努力提高建言资政的针对性和凝聚共识的实效性;四要凝聚各方共识“聚合力”,落实团结责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努力为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增加动力、增进合力、减少阻力;五要助力社会治理“促和谐”,厚植协商文化,营造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浓厚氛围,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推动和谐社会建设。